二十三、祸国殃民[第1页/共3页]
燕军为首者是太宰司马悦希帐下的一员偏将,也传闻了晋使陈操之出使长安之事,太原王慕容恪出兵洛阳就是因为陈操之欲与秦缔盟,未想陈操之会撞到这里来,这偏将又惊又喜,捉到陈操之岂不是大功一件,另有一个秦使――
席宝低声问:“陈使臣,莫非我等就如许束手待毙?”内心痛恨不已,若不是陈操之把三百随行军士留在了洛阳,那么加上他部下的三百秦军,当可击垮这五百燕军,再就是方才不是人与马分道渡河,也不至于碰到燕军马队就逃不脱,这个陈操之是干才啊,陛下和王尚书还想着把他留在长安委以高官,的确是祸国殃民啊,还好此人对峙要返国,可现在把他席宝和这三百军士给祸害了!
陈操之问席宝:“席长史有何良策?”
这些燕军将士也感觉迷惑,洛阳守军不过八百人,如何这里会俄然呈现数百军士,莫非洛阳守将沈劲还想反守为攻,先来偷袭偃师?
来者约十5、六人,为首者是沈氏私兵,躬身禀道:“顷接哨报,燕太宰司马悦希乘夜引兵从偃师度过伊水,往西疾行,目下已达到火线伊水南岸的高崖和宁渡之间,欲截洛阳守军的退路,更有一支燕军潜到洛阳城西,待天明与慕容垂的步骑围攻洛阳城――少主,这伊水渡不得了!”
席宝转忧为喜,乘马淌水过河比乘船迅捷很多,当即紧跟沈赤黔向南奔去。
没有了大队战马杂沓,行路公然温馨很多,流水沉沉,对岸月色下的远山静穆无声,陈操之、席宝一行三百余人借助伊河南岸小树林埋没,向伊河下流悄行,约行出十余地,目睹得明月西斜,天越来越暗,听得沈赤黔说道:“对岸便是高崖,过了这一段就无燕军了,我们可悄悄渡河,南横岭距此也不过十五里,到时与沈福等人汇合,便可扬长而去。”
“唉,这可如何是好!”席宝未等沈赤黔把话说完,即大发忧叹。
陈操之、沈赤黔等人赶快勒住坐骑,沈赤黔向前一看,问:“沈福,有何急事?”
只听陈操之决然道:“我岂有弃汝等单独逃生的事理!”
陈操之道:“我要尽快赶到颖川,要求高太守出兵求洛阳。”
席宝嘲笑一声,不再多说,归正他是毫不会返回洛阳的,但是率使团回渑池又怕赶上反对的燕军,这暗夜里仓促间也不知何去何从。
沈赤黔看了看身后的三百秦军,说道:“人马杂沓,极易轰动对岸的燕军,除几位领袖外,其他人皆上马步行,马匹留在原地,由沈福带人将这些马匹绕到下流渡河,然后在南横岭下汇合。”说罢,沈赤黔率先上马,苏骐及其两名部下也一齐上马。
沈赤黔道:“席使臣不须忧愁,伊洛一带有月余不雨,伊河有几处河段水深不过四尺,可淌水渡河,诸位随我来便是。”
席宝点头称是,他部下的秦军不熟谙其间地形,标兵不便,只要借助沈赤黔。
丞相长史席宝是文官,在氐人中算是很有文采的,以是苻坚才派他出使建康,席宝没有在疆场上亲手厮杀过,对坐骑没有那么深的豪情,并且他是领袖,不消上马,固然感觉人马分批渡河有些过于谨慎,并且一旦燕军发明他们,没有坐骑也不好奔逃,但陈操之和沈劲之子都在这里,席宝不信他们会本身害本身――
再有小半个时候,天就要亮了。
席宝虽感觉此时往东行有些费解,但身处此地,也只能服从陈操之和沈赤黔的,这个深受苻天王礼遇、号称江左才俊的陈操之总不能自投坎阱吧?
一众氐秦马队面面相觑,谁都不肯上马,战马等因而马队的半条性命,岂肯等闲人马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