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解忧[第2页/共3页]
鲁主簿思来想去,临时没法对于陈操之,只要徐图后计,只要陈操之在钱唐县,那总有体例敲剥得他倾家荡产,葛洪又不能悠长庇护他,至于陈氏的荫户来福,就等七月检籍布告张贴后再去抓到县上来,当时看陈操之另有何话说?
但是鲁主簿没想到的是,钱唐县令汪德一传闻葛稚川请他去道院一晤,的确大喜,吴郡太守陆纳之兄陆始,官居五兵尚书,三年前特地来访葛洪,葛洪闭门不见,陆始怏怏而退——而现在,葛洪竟让人传话请他去一晤,这如果鼓吹到郡上、州上,他汪德一岂不是名声大振了?
葛洪挽了少年的手送出院门,看着少年主仆三人下了岭方才回道院。
来福怒道:“检籍是七月的事,为何现在就来?”
葛洪麻布道袍,童颜白发,七十五岁高龄背不躬、耳不聋,眼神清澈,行步健旺,后代传闻其善房中术,《抱朴子·内篇》亦有论及,但陈操之在初阳台道院并未看到丰年青女子,看来是讹传。
陈操之道:“这是常见的上虞细茶,未经烹煮,直接冲泡,其味虽淡而隽永。”
葛洪笑问:“汪府君觉得他是何人?”
葛洪道:“归去代我请安汪府君,就说丹阳葛稚川请他有暇来宝石山初阳台道院一晤。”
葛洪哈哈大笑,说道:“汪府君差矣,王、谢后辈如何会在这明圣湖畔向老道请教,此子姓陈名操之,其父兄亦小驰名,汪府君想必也有耳闻?老道请汪府君来此,便是为了此子。”
葛洪给陈母李氏把脉,又问了陈母李氏的饮食就寝,点点头,与陈操之来到书房坐定,小婵上茶,葛洪举盏抿了一口,瞑目细品,但觉暗香满口,回味无穷,睁眼问:“这是甚么茶,烹制法大异?”
葛洪正与一个风采超脱的美少年对坐相谈,短案上两盏清茶香气环绕,葛洪表示汪县令暂坐一边稍候,汪县令不知这俊美少年何许人,只听葛洪对那少年道:“老道这四十卷《抱朴子》从未示人,你既欲读,我便借你,五日借一卷,以便你誊写,另有,还书时老道要考你读书心得,若答复不称我意,下一卷便不借,哈哈,好了,你归去吧。”
陈操之快步来到坞堡大门前,却见两个官差胥吏在耀武扬威,一个道:“唤你们家主出来,我倒要看看钱唐陈氏何时成为高门士族了,竟然另有官府管不到的荫户!”
——————————————
“哦,另有这等事!”葛洪非常惊奇,他与这少年来往已有半月,少年隔日便来向他请教,问及的疑问之通俗表白少年好学沉思,并且常常别有妙理,葛洪亦受之开导,暗叹少年宿慧,是王弼普通的天赋,又喜少年纯孝,用心苦读也与他幼年经历类似,以是视少年若子侄辈,甚是爱好,但少年从未对他提及过曾蒙桓伊、全礼赏识之事,此等不骄不躁不自矜的雍容气度想那王献之、谢玄也一定能及吧?
二十四日一早,天气微明,汪县令带着几个主子就解缆了,从钱唐县城到明圣湖畔的宝石山有五十多里路,先乘牛车、后坐肩舆,在未时初刻来到了初阳台道院。
陈操之道:“仙翁请稍待,长辈去看看即来。”
陈操之上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