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山经(2)[第1页/共5页]
【注释】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化为大鹗①,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②,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③,见即其邑④大旱。
①檀:檀树,木料极香,可做器具。楮:即构树,长得很高大,皮能够制作桑皮纸。②女床:能够是女肠草。
向西南二百里,是鸟危山,山南面多出产磬石,山北面到处是檀树和构树,山中发展着很多女肠草。鸟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砂。
【注释】
【原文】
【译文】
【注释】
向西北三百里,是长沙山。泚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泑水,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多的是石青、雄黄。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①、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此中多丹粟。
①白豪:长着白毛的豪猪。②兵:军事,战役。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原文】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①。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②浑浑泡泡③。爰有嘉果,实在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也,其祠之礼:太牢①。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②以百珪③百璧。其他十七山之属,皆毛牷④用一羊祠之。烛者,百草之未灰,白蓆采等纯之。
向西二百里,是泰冒山,山南面多出产金,山北面多出产铁。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藻玉,另有很多红色的水蛇。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①。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②。
①:即水松,有刺。②豫章:前人说就是樟树,也叫香樟,常绿乔木,有樟脑香气。
①沸沸汤汤:水腾涌的模样。②飨:通“享”,享用。③馨:芳香。④玉荣:玉的精华。⑤瑾:美玉。
【原文】
【译文】
西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坐山,是崇吾山,它雄踞于黄河的南岸,在山上向北能够瞥见冢遂山,向南能够瞥见泽,向西能够瞥见天帝的搏兽山,向东能够瞥见渊。山中有一种树木,圆圆的叶子红色的花萼,红色的花朵上有玄色的纹理,结的果实与枳实类似,吃了它就能令人多子多孙。山中又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而臂上却有斑纹,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而善于投掷,名叫举父。山中另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野鸭子,却只长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气翱翔,名叫蛮蛮,一呈现天下就会产生水患。
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莱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檀树和构树,而禽鸟大多是罗罗鸟,这类鸟能吃人。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此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①,黄帝是食是飨②。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③。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⑤瑜之玉为良,坚粟紧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六合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