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言[第1页/共3页]
《山海经》是从战国期间到汉朝初年,经多人编写而成的一部古书,书中除了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质料外,还触及学术范畴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哲学、汗青、民族、天文、地理、植物、植物、医药等学科,内容可谓包含万象,可谓当时的一部糊口日用百科全书。
译注者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山海经》是“古之巫书”,又在《汉文学纲领》中说“盖以记神事”,足以证明《山海经》是一部极具神话研还代价的古书。但有些学者则以为《山海经》不但是神话,此中还包含了太古地理及一些外洋的山川鸟兽等事物。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汗青又有着紧密的联络,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太古汗青期间的实在面孔,此中的一些记录并非美满是无稽之谈,怪诞之言。同时,《山海经》还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记录了当代科学家们的缔造发明,也有他们的科学实际活动,还反应了当时已经达到了相称高的科学技术程度。像《海内经》中的“后稷是始播百谷”和“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经》中的“叔均乃为田祖”。统统这些都从侧面反应了当时农业和手产业所达到的程度。
《山海经》最首要的代价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每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此中禹杀相柳的传说,就充满了奇异的色采,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讨,也能够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间的干系,由此可见当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恰是这些大量神话的存在,才为明天的我们在研讨原始宗教方面留下了可贵的质料。《山海经》中还记录有一些当代巫师的祭奠活动,从中能够看到当代民族的信奉、崇拜等。此中关于一些奇异植物的记录,能够就是前人的图腾崇拜,这无疑是研讨中国当代宗教信奉的首要参考质料。
《山海经》现存的最早版本是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订正而成的。晋朝的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据注释者另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订》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整部书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先容了中华大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让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外洋经》中所传说的异国有: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真是让人产生无穷遐想。
从刘向、刘歆父子及东汉王充的说法来看,《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书中记录的故事另有大禹、伯益今后的史实,以是这个说法难有压服力。到了厥后,在连络炎黄两族的传说根本之上,又有了南边楚人作和巴蜀人作等说法。但当代的多数学者还是以为:《山海经》实际上是一部积累型的作品,并非一人或几人创作而成。
当代闻名的汗青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指出:“《五藏山经》在《山海经》全书各部分中最为平实雅正,固然免不了杂有一些传闻、神话,根基上是一部反应当时实在知识的地理书。”据谭先生研讨:《山海经》中记录的山峦,在后代的汉晋册本中有切当记录的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约一百四十余座。此中对晋南、陕中、豫西地区记叙得最详细精确。这应当是研讨我国当代地理的贵重质料。此中对诸多奇特国度和民族的记录,固然并非都是实在的,但对地理学和民族学的研讨有必然的参考代价。
《山海经》这一书名,最早是在《史记》中被提及,到汉成帝期间,刘向、刘歆父子受命订正清算经传诸子诗赋,将此书公之于众。《山海经》浏览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令人对其该归于何类都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上天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撮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是以,《山海经》问世以后,关于其内容、成书时候、作者的争辩就一向众说纷繁,成了未解的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