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山海经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1章 中山经(7)[第2页/共4页]

再向东二百三十里,是荣余山,山上多出产铜,山下多出产银,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柳树、枸杞树,这里的虫类有很多怪蛇、怪虫。

再向东南五十里,是风伯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痠石、色采斑斓的石头,还盛产铁,这里的树木以柳树、杻树、檀树、构树最多。在风伯山东面有一片树林,叫作莽浮林,此中有很多的良好树木和禽鸟野兽。

①蘪芜:一种香草,能够入药。②潇湘:潇水、湘水,在湖南境内。③载:戴。这里是缠绕的意义。

又东三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①、芍药、芎。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②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③蛇,摆布手操蛇,多怪鸟。

总计荆山山系的开端,自翼望山起到几山止,一共四十八座山,路过三千七百三十二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猪的身子、人的头。祭奠山神:在毛物顶用一只公鸡来祭奠后埋上天下,在祀神的玉器顶用一块玉珪献祭,祀神的米用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禾山,是诸山的首级。祭奠禾山山神:在毛物顶用猪、牛、羊齐备的三牲做祭品,进献后埋上天下,并且将牲口倒着埋;在祀神的玉器顶用一块玉璧献祭,但也不必三牲全备。堵山、玉山,是诸山的宗主,祭奠后都要将牲口倒着埋掉,进献的祭奠品是猪、羊,在祀神的玉器中要用一块吉玉。

【注释】

【原文】

【原文】

再向东二百里,是丑阳山,山上有富强的椆树和椐树。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红色爪子,叫作,人豢养它能够防备火警。

再向东三十五里,是服山,这里的树木以柤树最多,山上有丰富的封石,山下多出产红色锡。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几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银,其木多柳芑,其虫多怪蛇怪虫①。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是几山,这里的树木,以楢树、檀树、杻树最多,而草类主如果各种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浅显的猪,倒是黄色的身子、红色的脑袋、红色的尾巴,叫作闻獜,一呈现天下就会刮起大风。

【注释】

【译文】

【译文】

【原文】

【原文】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①,盖其他小山甚众,不敷记云。六合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六合之所分壤树谷②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③之所起也,能者不足,拙者不敷。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①倒毛:毛指毛物,即作为祭品的牲口。倒毛就是在祭礼停止完后,把猪、牛、羊三牲反倒着身子埋掉。②倒祠:也是倒毛的意义。

①虫:古时南边人也称蛇为虫。

【注释】

【译文】

【原文】

凡荆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状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祈瘗,婴用一珪,糈用五种之糈。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①;婴用一璧,牛无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②,羞毛少牢,婴毛吉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