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惊鸿之见[第2页/共8页]
“但是,奴婢如何感觉这雪人越看越眼熟,与莫将军有几分神似?”
不过半炷香时候,武将、幕僚已全数就位。秋惊寒随便地坐在案台以后,左边是以一名白须将军为首的武将,右边是以张远为首的幕僚,中间跪着负荆请罪的莫问小将军。慕致远一眼望去,悄悄心惊,临时不说幕僚中有很多熟谙的面孔,均是中原一带的名流,朝中多次派人征召,都没找着人影。仅仅是秋惊寒左部下方那几位阖着双目标白须将军就充足了,哪一名不是立下赫赫军功,荣归故里的功臣,没想到现在竟然重归于秋惊寒的帐下。能人之多,令民气惊,有这些人坐镇,难怪凉州日新月异,也难怪秋惊寒能够远赴西北边疆而无后顾之忧。
话音刚落,入北地后一向神采恹恹的楚忠良拉长了耳朵。
“或许查,或许不查,看表情吧。”慕致远淡淡地应道,笑意变浅,心中警铃高文,别有深意地望了望他的背影。
进入正堂后,分宾主而坐,上了茶以后,再三酬酢。
“将军,此话当真?”末位有一名小将忍不住探出脑袋问道,目光贼亮贼亮。
顷刻,厅中只剩下三十余位将领和幕僚。秋惊寒沉寂如水的目光渐渐地在每一张面孔上扫过,垂眸沉声道:“沈黑妞、王达、赵权贵、卢刚、钟离涛、薛敏、钱仪、李瑞八人立即点兵五万随本公子出发赶往渔阳。余下人等留守凉州,服从旷达调遣!”
世人神情与他截然相反,全都耷拉着脑袋,一副听天由命的模样。
“谢将军不杀之恩,末将情愿搏命一战。不堪,提头来见!”莫问抱拳为礼,扭头便走。
“那她让我早些回京又是何故?”
“擂鼓,聚将!”秋惊酷寒冷地丢下四个字,大步流星地向府中走去。
“此事说来话长。渔阳守军十万,北狄在丘戎驻军十五万,两地相隔不过半天路程,梁老将军与敌军相持三年不足。两军互有交兵,但是谁也没占到便宜,反而将对方将领的作战体例摸得一清二楚。既然慕大人觉得将军会去夺回古浪,那么北狄天然也不会想到将军会舍近求远。让莫问打着将军的旗号,用得恰是缓兵之计,将军这几年固然未曾亲身作战了,可漠河一战,申明远播,敌营谁敢掉以轻心?待到梁老将军雄师赶到,那么前后夹攻,古扎必败。而丘戎,依将军的智谋,大抵也支出囊中了,也算是去了梁老将军的亲信大患。”张远细细道来,渐渐阐发,透出智者的通达,谋士的睿智。
“就在将军府吧。”慕致远应道。
傍晚回将军府时见门前跪了一名直挺挺的男人,三十开外,赤/裸着上身,背负荆条,嘴唇冻得青紫交集,眼神淡然地扫了慕致远一眼,随后又垂下了脑袋。北风烈烈,铁骨铮铮,构成光鲜的对比。
莫问提起笔刷刷地写下几个大字,按下猩红指模,往校场的方向回身便走。慕致远眼尖地瞥见幕僚中随之走出一羽扇纶巾的文士,朝秋惊寒微微分歧礼后跟从莫问而去。
“不吃不喝?”
“是啊,漠河之战可真惨烈,即便是老夫如许久经疆场,见惯存亡的人,也感觉像一场恶梦。横尸遍野,流血漂橹,凉州几近成了一座荒城。成王至公子捐躯后,北狄五十万雄师兵临城下,军中无主帅,全军不发,主降与主战派争辩不休,乃至呈现了两路反贼。谁也没想到,一个常日沉默寡言的小将竟然窜改结局势。将军一面派人回京请旨,一面以雷霆之势节制住局面,一夜间阵前斩了大大小小的将领五十余人。全军易主,阵前斩将,兵法大忌,可她硬是撑起结局面,斩将以后连夜调兵遣将,以三十万兵力大破敌军,成为北地最驰名的以少胜多之战,将军也一战成名,成为燕北最年青的主帅。阿谁夏季特别冗长,大大小小的战役上千场,比及开春,终究抵抗住了北狄的打击,最后只剩下十五万兵士,她把十万拨给了老夫,五万留在凉州。随后她又开端大刀阔斧地清算吏治,处理军饷层层剥削的题目,秋后处斩官员一百多名。当时候老丞相还在位,收到奏报后星夜赶往燕北巡查。回京后,老丞相力保,也幸亏先帝惜才,将军才得以留任燕北,凉州才气生长成明天‘火食扑地桑柘稠’的敷裕之地和‘车马订交叉,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