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惊鸿之见[第1页/共8页]
夜里,慕致远展转反侧,难以入眠,在半睡半醒间听到一阵马蹄声,踏在积雪上“咯吱咯吱”的声音。
凉州衙门位于城东,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范围弘大,布局松散,通俗森严,变幻无穷。雄狮镇守,衙门大开,收支来往之人络绎不断。其他州府,衙门与校场常常是相隔甚远,而凉州因秋惊寒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原因,在她上任后,便做了扩建,衙门以后是将军府,将军府以后是军士们练习的校场。如此一来,显得愈发气势恢宏,奇伟壮阔。
“这个天然。不过呢,给你们七天时候,燕北别再让我看到甚么山贼、毛贼、乌贼的影子,不然军法措置,明白麽?”秋惊寒放下茶杯,慵懒地靠在椅子上,似笑非笑地望着世人。
秋惊寒这才对劲地点点头,起家来回踱了两步,淡淡隧道:“都三年了,本公子晓得你们玩腻了,本公子也看腻了。我们此次改改端方,对方有多少人马,本公子给你们多少人马。”
“没问过麽?”慕致远接着问。
“秋惊寒,凭甚么你能去,老夫不能去?老夫是老了,但是宝刀还未老!”左公明老将军拍案而起,虎目圆瞪,肝火冲冲地吼道。
“莫将军,立了军令状再走,这是老端方。”张远捧着笔墨纸砚笑眯眯地走到莫问跟前。
慕致远面前闪现出当时她那漂渺而浅淡的笑容,由衷地感到痛心,经历过多少的风吹雨打,才气那样的云淡风轻,经历过多少存亡拜别,才气那样的洞明油滑。
拢拢衣袖,悠然前行,仿佛分花拂柳般在慕致远跟前飘过,却又转头,扬起一丝寡淡的笑意,轻声道:“燕北文书、帐薄、檀卷、军册均由旷达保管,慕大人找旷达便是。早些查完,早些回京过年吧。”
“大抵很多吧。北狄为患多年,北地多少人家破人亡,谁又晓得呢。”张远苦笑道,“踏破贺兰山,霸占北狄,那是多少将士的遗言。”
慕致远看了看浓云密布的天气,又看了看那名男人,发明没法做到视而不见,回顾问道:“这是何故?”
几缕银发拂过,婢女转淡,人已走远。闲散而尽情,如翩翩乱世佳公子,繁华功名总等闲。
太史安施礼后,渐渐往外走去,俄然不经意地回顾问道:“大人,本日需求查文书吗?”
莫问提起笔刷刷地写下几个大字,按下猩红指模,往校场的方向回身便走。慕致远眼尖地瞥见幕僚中随之走出一羽扇纶巾的文士,朝秋惊寒微微分歧礼后跟从莫问而去。
“慕大人,别来无恙?”黑妞笑嘻嘻地蹦到他跟前。
“慕大人要不也去瞧瞧?对了,记得将衣裳穿好,衣冠不整但是要挨军棍的哦!”黑妞朝他眨眨眼,举头阔步地进了将军府。
窗外,飘起了片片雪花,传来簌簌的声音。
话题太沉重,乃至于慕致远无言以继。北地将士日日夜夜在北风中驻守边陲,心心念念想着保家卫国,而南边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倘若多几个秋惊寒,多几次大刀阔斧的窜改,将士们是否就能少流血,百姓百姓是否就能少些妻离子散?他不晓得答案,也没有人晓得答案。
“将军看似随心所欲,实在不然,心如古井,冷寂矜持。”厅中将军、幕僚早已散去,耳边传来张远悠长的感喟
慕致远点头发笑,系好袍带向将军府正堂赶去。
“如何想家了?”慕致远看着这位比本身还年青的侍卫长。
世人神情与他截然相反,全都耷拉着脑袋,一副听天由命的模样。
“将军出门时有交代,如果老将军有要事在身,循旧例便好;如果老将军不差这几日,待将军返来再行汇报。校场的那些弟兄们都非常驰念老将军,老将军如果能抽暇指导一二,弟兄们指不定多欢畅呢!”张远笑眯眯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