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盖棺定论[第4页/共5页]
“僧王爷?僧格林沁大人不是都盖棺定论了吗?为他加了封赏,盖了王庙,他的儿子伯彦漠纳祜理也担当了他的王位,现在还要干甚么?”
刘铭传看了一眼,也不看了,他晓得这一名又是个假货。
一听到此人名叫张中玉,那位便衣差官便暗中批示着两个技艺不凡的团练尾随身后,趁其不备,猛地拿下。
因而,李鸿章便承上直隶总督刘铭传的上报信,信中写到伯彦漠纳祜理要到淮军大营亲审张宗禹最后的十七骑的事,要找出殛毙僧格林沁的直接凶手。
刘铭传这时候发话了。
十多天来,沿着徒骇河数百里,抓人、搜尸,弄得乱哄哄的,好不热烈。
汪原不美意义地笑了笑,说:“刘大人,没有那一万两赏银,鄙人也会冒死效力,缉捕捻贼的。”
李鸿章自谦有度。风采非同普通,让六王爷听了心中热乎乎的,说:“李中堂乃人中能人,朝中贤人,世中朱紫,佩服呀佩服,这些日子,多亏了你,一会儿南跑北奔,一会儿运筹帷幄,为皇上分忧解难,看看你,都肥胖了很多,等你将战事完整弄洁净了,我替你向皇上乞假,好好歇息几天。”
“干啥子,干啥子呀,你们是那边山上的贼人,明白日就来行劫?”那位名叫张中玉的大呼大喊。但是,他却拗不过两位技艺高强的打手,三下五除二就被绑了,拧着他往县衙跑。
获得这个动静,李鸿章便备轿来到恭王府,将此事禀报六王爷。
“我不是捻贼,我是捕鱼的张中玉,你们抓错人了!”那位卖鱼的张中玉喊道。
“嗯?这是你的至心话?”刘铭传俄然脸变了色,声音变得峻厉起来。
刘铭传见汪原说了实话,才又收起了严厉的面庞,埋头平气地说:“说实话就对了。你们尽忠皇上与领赏银并不冲突,皇上发赏银就是鼓励你们就争头功去领的,没有赏银,就不能鼓励大师捉贼的豪情。再说了,缉捕张宗禹是那么轻易的事吗?张宗禹固然败北出逃,但他技艺高强,就你们这些在坐的,没一个是他的敌手。更何况,张宗禹造反十多年来,与各地强盗都有勾搭,缉捕张宗禹是要冒着生命伤害的,赏点银子,也是应当的。题目是你们为了领赏银不该作假呀?你们弄个假张宗禹冒充真的,这是甚么行动?是欺君之罪呀!”
“谢大人免罪之恩。”众官员一齐下跪谢恩。
二人坐定,六王爷特地让侍女沏上新上市的承平猴奎,说:“中堂大人,这一次若不是淮军与湘军紧密共同。将捻贼完整剿除,大清还真不知要乱到甚么时候,你为皇上除了亲信大患,功绩不小啊。恭喜你了,中堂大人。”
汪守备腿一夹马。喝令一声“走”,一队人马便押着张中玉向直录总督请功去了。
正在这时,刘玉坤迎了上来:“富士康备大人,本县令鄙人,不知部属有所冲犯,既然抓到了张贼,别管谁抓到的,都是为皇上效力,甚么功不功的,弟兄们这些天冒雨剿匪,实在是辛苦,来到本县,上马吃顿饭吧,我们也好犒劳犒劳为皇上劳苦的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