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9章 三字经(8)[第3页/共3页]

[1]壮:成年。[2]行:行事,指实际。[3]致君:帮助君主,报效国度。[4]泽民:泽,恩泽。泽民指官为一方,惠泽百姓。

[1]戏:玩乐。[2]戒:防备。[3]哉:感慨词。

[1]司:办理。[2]苟:如果。[3]曷:如何,如何。

[1]酿:酿造。

学习知识的目标在于利用,只要应用了才表现知识的代价,不然放在肚子里只是存放知识的书架罢了。如何学乃至用,用学到的知识为群众办事?首要题目就是实际与实际相连络。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实际糊口中碰到的实际题目,在实际中加以了解并推行利用。

【注释】

犬守夜,鸡司[1]晨,苟[2]不学,曷[3]为人。

【注释】

蔡文姬[1],能辨琴,谢道韫[2],能咏吟。

祖莹和李泌从小就很聪明,但是如果不尽力,也会停滞不前。具有聪明,更要应用聪明才干尽力勤奋以求进步,才会有所成绩。因为书读得越多并且思虑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更加清楚地发明你晓得得还很少。

【解读】

【译文】

立名声[1],显父母[2],光于前,裕于后[3]。

【译文】

【解读】

【解读】

唐刘晏[1],方七岁,举[2]神童,作正字[3]。

【注释】

【译文】北魏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作诗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