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字经(8)[第2页/共3页]
【注释】
中国老话说,“富不过三代”。做父母的再有钱,孩子从小每天锦衣玉食,消磨斗志,不思进取,又有甚么用呢?钱总有效完的时候,到时一无所长甚么也不会做,反倒害了他们。读书则不一样,书中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产。
【注释】
【解读】
【译文】北魏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作诗赋。
【解读】
立名声[1],显父母[2],光于前,裕于后[3]。
【译文】
【注释】
蔡文姬[1],能辨琴,谢道韫[2],能咏吟。
【注释】
【注释】
【译文】
天然界付与万事万物以本能和特质,如狗能看家、鸡会报晓。那么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首,又该如何呢?人是有灵性的、有思惟才气的,天然付与人的任务当然是学习并把握各门知识,然后熟谙天然、办理天然。
[1]酿:酿造。
彼虽幼,身已仕[1],有为者[2],亦如果。
祖莹,字元珍,范阳人。他喜好读书,八岁时就能背诵诗书,读书乃至达到痴迷的境地,熬夜点蜡烛读书,早上去书院的时候讲义都拿错了。教员教的《尚书》,他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凭着勤奋好学成为一名大学士。七岁的李泌,才情敏捷,唐玄宗曾以“下棋”为考题让他作诗赋,当时燕国公张说还带头作了一首树模诗:“方如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谁知李泌也吟诗一首:“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对劲。”明显李泌的诗更高一筹。在厥后的“安史之乱”中李泌也出运营策,为安定兵变立了功。
【译文】
【注释】
犬守夜,鸡司[1]晨,苟[2]不学,曷[3]为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谢道韫就是对应“王谢之家”内里谢家的女子。小时候,她叔父让家里的孩子们对夏季里漫天雪花作诗,这是中国传统教诲体例,触景生情以作诗,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敏感性。谢道韫吟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把漫天飘雪比作因风而起满盈飞扬的柳絮,飘雪的静态表示得淋漓尽致。
彼女子,且聪敏,尔[1]男人,当自警[2]。
刘晏,字士安,自幼资质聪慧,才调横溢,名噪当时。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受封为太子正学,就是卖力校订笔墨的官。唐玄宗问他能正出多少字来,刘晏说凡《四书》《五经》都能正,只一个“朋”字正不了。这句话一名双关:起首,朋友的“朋”字都是往左撇的,有点歪;其次,当时朝廷里很多人朋比作奸,朋党各执一辞,天然公道不了。刘晏说没法正“朋”字,说的就是这个意义。
【解读】
他们两小我的聪明和好学,令人们赞美称奇,现在我们正值肄业的开端,该当向他们看齐,好好勤奋读书。
【解读】
【译文】
[1]尔:你们。[2]当自警:该当本身有警省。
刘晏年纪虽小,但已经仕进担负重担。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只要勤奋尽力也能胜利。
别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或许是满箱金银财宝,而我教诲子孙的只是这本《三字经》罢了。
[1]莹:北魏人祖莹,八岁能作诗。[2]咏:吟唱。[3]泌:唐朝人李泌,七岁能以下棋为题作诗赋。
【译文】
【解读】
我们在年幼时勤奋学习充分本身,长大后才气学乃至用,上能为国度效力,下能替群众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