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字经(7)[第3页/共3页]
披[1]蒲[2]编,削竹简[3],彼无书,且知勉。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为生,每天涯担柴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偶然候就读书。他们每天干活固然辛苦,但仍对峙读书。
【注释】
[1]苏老泉:宋朝闻名文学家苏洵,苏东坡的父亲。[2]始发奋:始,开端。才开端发奋学习。
【注释】
【译文】
【注释】
《三字经》中拔取了一夏一冬两个典范故事,意在奉告我们非论家道如何贫苦,都不该当放弃学习,更不是放弃学习的来由和借口。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降服困难,尽力学习,不断止寻求知识的法度,这类肄业精力令人佩服。现在我们有着温馨的环境,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不知珍惜学习机遇和学习环境,真是忸捏!
【译文】
梁灏,字太素,北宋郓州须城人,曾插手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初年的几次科举测验,都落了榜。后留居都城。曾进谏宋太宗提拔人才要重视治国治民的才气,不能单凭作诗赋词,未被采取。雍熙二年,时年八十二岁的他考取状元,上朝进谏对答如流,受宋真宗的赏识。群臣参奏,也情愿就教梁灏作参议。
[1]梁灏:宋朝人,一说他八十二岁才中状元,另说他二十三岁时登第。[2]魁:为首,第一。
[1]披:披开。[2]蒲:又叫草蒲,蒲编,指用草蒲编成书。西汉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他把蒲草编成书,借书抄读。[3]竹简:把竹削成竹片,在竹简上写字。西汉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借书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