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三字经(1)[第4页/共5页]

为人后代的,从小就要靠近教员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边学习到做人办事的事理和礼节。

最后的《三字经》由南宋的王应麟编辑,情势上篇幅短小,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有活泼风趣的汗青人物故事,寓含深切的思惟事理;表达上颠末千锤百炼,具有极强的传染力,更寓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服从。该书明清以来续有补充,至民国初年,国粹大师章太炎做了弥补订正,名为《重订三字经》。

一[1]而[2]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读】

养[1]不教,父之过[2],教不严[3],师之惰[4]。

【注释】

【注释】

玉在没有雕镂加工前,只不过是块标致的石头。一小我的成才之路需求磨练和刻苦研讨才气成为有效的人。我们常传闻,有的孩子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但是神童长大了仿佛没甚么过人之处。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家里世代以种田为生,长到五岁,都未曾熟谙笔墨纸砚。俄然有一天,他哭着喊着要这些东西。父亲虽感到惊奇,还是从邻家借来。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诗句以扶养父母、连合本家为内容,很有文采、包含事理,值得一看。人们垂垂把他父亲当来宾一样接待,有人还费钱求仲永题诗。他父亲以为如许也不错,就不让他学习了,每天拉着他四周拜客,厥后方仲永和浅显人也就没甚么两样了。方仲永的贯穿才气是有天赋的,比普通人聪明很多,终究式微成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后天没有好好受教诲。如许资质聪慧如此有才之人后天没有培养尚且要成为平常人,那么,那些不是天生之才本来就浅显的人,又不接管后天教诲,想成为不平凡的人恐怕很难吧!

【注释】

[1]首:首要,起首。[2]次:其次。[3]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4]数:指数量。[5]文:指文理。这里指圣贤故事的出处。

[1]琢:雕镂加工。[2]器:器具的总称。[3]义:道义、伦理。

人生下来的时候,赋性都是良善的,只是后天生长的过程与学习的环境不一样,脾气也就有了好与坏的不同。

窦燕山[1],有义方[2],教五子,名俱扬[3]。

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晓得贡献父亲,夏季用本身的体温为父亲暖睡觉的席子。这是统统贡献父母的人都该当实施和仿效的。

【译文】

【解读】

首[1]孝悌,次[2]见闻[3],知某数[4],识某文[5]。

[1]养:扶养。[2]过: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