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5 江禽[第1页/共3页]

“早就传闻张然明与段纪明、皇甫威明并称‘凉州三明’,是我大汉良将。公然不假!”

江禽劝说道:“大丈夫当建功边疆。张然明、李元礼虽或大哥、或身故,但我大汉人才辈出,自有后辈豪杰为国度保境安民,荀君何必如此喟叹?……,便不说别人,只说荀君。君文武兼备,知兵法,只用两月不足便将百余里民练习得有精卒模样,假以光阴,名入朝廷,必能得天子重用,戋戋鲜卑胡患何足道?”

冯巩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他:“这是戏志才给荀君的复书。”冯巩去阳翟前,曾对荀贞说过,荀贞因写了封手札奉求他转交给戏志才。离初度见戏志才已快有一个月了,荀贞一向没有见过他第二面。其间,荀贞专门去过一次阳翟,但刚好赶上戏志才出游,没能见着。

江禽不知荀贞的苦衷,荀贞的喟叹一方面是因内乱,但更多的是为即将到来的内患。能够料想当黄巾起过后,曾经强大非常的帝国必将会表里交困,正如这风雪普通,风雨飘摇。不过,此中意义不敷为外人道也。荀贞看了他一眼,喃喃地说道:“‘大丈夫当建功边疆’。”

“‘为情所钟’?”

“荀君且慢,我有两件急事,先听我说完不迟。”

或许平常的百姓不体贴这些,但荀贞出身王谢,有宿世的见地,更首要的是他晓得天下即将大乱,对此类边疆胡患的动静还是很正视的。冯巩与他订交有一段日子了,对此较为体味,故此在传闻了这个动静后,便“投其所好”,吃紧忙忙地过来奉告他。

“这大冷的天,下起了雪,你又是刚返来,如何不在家好好歇一歇?急仓促地跑来何为?”

江禽那里晓得张奂早说过近似的话?顿时大喜,问道:“果然?”

“如何?”

荀贞笑道:“戏志才不拘末节,前次他来颍阴,便是先在垆中博戏了半天,随后才想起找我族弟。我虽与他来往未几,但深知此人实有出色奇才。如有获咎冯君处,还请看在我的薄面上,多多原宥。”

冯巩苦笑说道:“荀君就不要嘲笑我了!我那柄‘宝剑’也就能唬唬没见地的乡民,荀君见多识广,岂会不知若真是出自‘剑游昌’之手,一万钱如何能够买到?”

――

冯巩抬高了声音,说道:“鲜卑又犯我幽、并二州了!”

“哪四个字?”

荀贞欣喜地问道:“你见到他了?”一边说,一边接过信,因怕被落雪打湿,只略看了下信封,就先塞入怀中收好。

鲜卑本役属匈奴,后渐势大,自檀石槐尽据匈奴故地后,更是占地万里,几近年年犯境,严峻时乃至一年纪十次,和羌人一样都是帝国的大患。大前年,熹平六年,奉当明天子令,汉军三道并出,讨击鲜卑,却反被檀石槐击败,“死者十七八”。从而后,其势愈张。

“‘为情所钟’。”

荀贞虽也诧异,但他不肯在背后说人闲话,只是将此事记下,随即岔开了话题,问道:“你不是说有两件急事?另一件是甚么?”

“噢?何事?”

“‘不拘末节’、‘出色奇才’。……,荀君说得甚是。”

张奂,字然明。李元礼,即大名士李膺。他两人都任过分辽将军,屡破鲜卑。在他们任职的期间内,边疆平静无事。只可惜,因党锢之祸,李膺杀身成仁,而张奂本年已七十七岁了。

荀贞沉默半晌,仰脸望了望纷繁扬扬的雪花,说道:“这么冷的天,我们的日子尚不好过,更别说远在北地、大漠的鲜卑胡人了。每逢入冬,鲜卑必抄掠边州,已成常事。只恨现在名将或老迈,或身故,接踵干枯,再无人能似张然明、李元礼为我大汉守御边陲,外御贼得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