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恩威并施[第1页/共6页]
……
一通鼓毕,六曲新卒放下饭碗,调集结束。
鼓声就是军令。
这些亲卫本就是从西乡别院诸多轻侠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身高都在七尺五寸以上,一个个边幅威猛,身材强健,现在玄色精甲在内,红色披风在外,携利刃,执长戟,跨高头大马,真是威风凛冽。
新卒中的铁官徒、奴不懂鼓声之令,乐进、文聘和许仲、陈褒、江禽等这些受过荀贞练习的人懂鼓声之令。跟着鼓声响起,他们披甲持剑,奔到本曲、本队的中间站定,接连命令。
昨晚才巡过一遍营,今早又巡营。
阳翟乃颍川之郡治,县中大族甚多,前些天守城时他们着力不小,而现在当荀贞将要南下之时,却只要辛氏成心出人互助。由此能够看出:一则这些大族对荀贞南下不看好,二则也申明在关头时候,这些豪强大族的眼中只要本家、本族的好处,真正能做到“毁家纾国”的家属毕竟是少数中之少数。
在全营六曲全数就位,聚合结束以后,乐进、许仲、陈褒、江禽、高素、文聘六人各立在本曲之前。其下,每曲之各屯的屯长立在各屯之前。再其下,每屯之各队的队率立在各队之前。再其下,每队各什的什长立在各什之右。再其下,每什各伍之伍长立在各伍之右。
各屯的屯长接令后,亦回身,将“屯”改成“队”,接着反复传达。队再传达到什,什再传达到伍。一级一级的军官严厉而大声的传达军令。他们虽没有说别的甚么,只是传达荀贞的号令罢了,但这层次清楚、标准齐截的行动话语无形中却给人了一种森严之感。
时候短,任务重,但有一个方面对荀贞还算无益:他未雨绸缪,早在几年前就开端动手练习繁阳亭的里民、西乡别院的轻侠,有了这近三百人在,全部的练习任务就轻松很多了。
未几时,营地的中门大开。还是小夏、小任高举赤旗为前导,荀攸、戏志才和二十余甲士在后簇拥,荀贞黑衣高冠,骑马带剑,昂然出营。
“吾军令,卒未食,伍长以上者不得食。尔曲中可有人犯我军令?”
除了郭图、张直,边儿上另有费畅、王兰、杜佑等人。他们都是被荀贞昨夜遣人入城拉拢被褥的行动给轰动到了,是以明天一早就登城观营,想看看到底是如何回事。
“将士未食,我不能先食。”
战国时有一名雄师事家,名叫吴起,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他写了一本兵法,名叫《吴子》。在这本书里,他专门用了一整篇的内容来讲“治兵”。所谓“治兵”,即管理军队之意,全篇共分八节,别离讲说了进军、作战、练习、编伍、批示等题目。
明天练习的内容是:辨识本曲、本屯、本队的旗号,辨识肩章以及行列练习。
巡过乐进之营,乐进等诸吏把他们一行送到另一侧的营门。另一侧是许仲之营,亦早有骑士畴昔告诉过了。和乐进一样,许仲也是全部披挂,带着本曲队率以上的军吏在营门拜迎。
在巡营之前,他令程偃、小夏、小任把这二十余人全数召来,令他们悉换其装,全数换上明天赋从府库里取出的新甲,又令他们皆挂上披风,并命他们将随身佩带的刀剑之鞘擦拭洁净,熠熠生辉,又不管他们会不会用,每人皆分一支厚重长戟。又令皆骑马。
乐进率本曲队长以上诸吏皆着戎装,徒步迎至营门,在全曲士卒的众目睽睽之下,伏拜於荀贞马下。乐进再拜高呼:“下吏进等恭迎荀君。”
那些铁官徒、奴就不一样了,松疏松散地站着,或因猎奇,或因镇静,不时有人交头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