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虚虚实实[第1页/共2页]
沙娜点头承诺,一面自去筹办。诸葛松则先派人送信与刘封,叫其做好策应。
申耽谨慎翼翼的在寨外等了一天,也无诸葛松所说救兵到来。晓得被骗,心中愤怒,回城诉与孟达。
刘封领命,可心中仍不结壮,复问道:“万一徐晃来军甚多,鄙人守不住此寨如何?”
机会不至,计不得发,机会若至,亦不缓发。但见诸葛松从竹筒中拿出军令对刘封道:“明日便我领五千兵马去上庸擒杀孟达,将军可谨守此寨,东西哨探,若徐晃至则守寨阻之,若孟达败兵至则出兵杀之!”说罢便将军令向前伸出,表示刘封来接。
不想徐晃走的慢,诸葛松却也不快,连等数日,也不见诸葛松军前来。为怕士卒懒惰,只能亲身带人每日巡查城头,待到探马回报诸葛松军到,反是精力一震,堆积申耽、申仪兄弟商讨。
诸葛松淡然一笑:“孟达此人,自视甚高,却无实学,鄙人领五千军去足矣。倒是徐晃智勇双全,非少将军不成力敌。此地相称首要,如有闪失我在上庸也将两名受敌,故务必以谨守营寨为上,待我收回上庸,来援将军,则徐晃自退!少将军亦为大功也!”
如此麋集的探查,等闲被诸葛松营中所知。实在诸葛松深知己方军少,上庸城池坚毅,要想短时候内破城,只要诱敌一法可用。他派刘封去阻徐晃,虽料定多数能够胜利,却并不想等刘封和江陵救兵到取,一方面他感觉他的诱敌之计能够胜利,一方面因已被委以上庸郡守一职,也想凭此一战在此地立威,震慑处所豪强。
孟达反而心安,大笑道:“诸葛松不过迟延时候,今晚我和申仪前去劫寨,待擒那小儿,与将军出气便是!”
刘封虽接军令,还不敢信赖,出言问道:“将军就领五千军去复上庸?”
说罢便对申耽妄言道:“营中兵马不过前锋,雄师本日便来汇合。将军且攻,待中军到时,吾再来领教!”
早有探马报知孟达。之前诸葛松命信使需将信留于城门处便回,公然孟达览信大怒,追杀信使不及,只能连日防备,加固城防。
刘封将信将疑,也只好依令而行,自诸葛松启程后,每日派哨探往上庸、宛城两面窥伺,谨守营寨不提。
因而在接下来的两天,诸葛松并不起兵到城下,只将兵士分为两班,每班两千五百人,由他和沙娜别离带领,白日里每两个时候一换,轮番加固营寨,架设弓弩,作出一副死守的模样,被换下的兵士则从后营出外砍砍木料运回营中,一部分加固营寨,一部分加工成大量火把备用。
城中孟达因诸葛松之媒介辞狠恶之书,本就觉得诸葛松军马一到,就要攻城厮杀。没想到诸葛松底子一点出战的意义都没有,反而摆出一副相持的模样。对申仪之前所言诸葛松要先对于徐晃的话更是信了非常。
沙娜虽见地过诸葛松多次希奇古怪的战法,此时只要一寨,军马不过五千,面对劲敌攻寨,还是猜不出诸葛松计从何出。不由说道:“如果夜里,火把倒可惑敌,今处白天,计从何出?”
再说诸葛松带着沙娜起五千军马向上庸而行,近城三十里下寨。
诸葛松笑道:“徐晃日行五十里,因恐孟达诈降,他现距此地仍有五六百里,如果顺利,少将军擒杀孟达之时,徐晃之军恐仍未至,少将军不必担忧!”
另一边诸葛松大要上一副悠然的和沙娜回帐,进帐后却对沙娜说道:“申耽白日再被我戏弄,等不到我的救兵,早晨孟达必来劫寨。你我可轮番带一半兵马歇息,早晨只留一千人虚守营寨,各带两千人马和一万只火把埋伏于营寨两里外两侧。待孟达劫营,留寨之兵烧寨自退,你我便尽燃烧把,引军从两侧杀出,断其回城之路,孟达必望宛城而逃。到时你我亦不必再取上庸,只需尾随追杀,与刘封合取此人,则上庸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