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曹刘所思[第1页/共2页]
另一边诸葛松却在夜里安营以后,休书一封与孟达,书中言道:“罪臣孟达公亲启:昔关将军困于麦城,公以一己私怨,作壁上观,天怒人怨。然汉中王以汝互助取蜀之功,不忍重责,望汝闭门自省,来日折罪。不料汝却不知耻辱为何物,反自降曹。汉中王大怒,命吾统雄师五万,来取汝首,汝可早托后事,洗颈就戮。不然雄师一到,玉石俱焚,灭汝三族!”
程昱言道:“荆州一战,关羽并未身故,刘备调孟达回CD不过欲降其位惩办,孟达应无性命之忧。此时来降,诱我宛城之兵为援,其如有诈,则宛城危矣!望大王三思!”
庞统称是,心中将刘备欲将诸葛松留给刘禅长用悄悄记着,对诸葛松由之前的悄悄防备,试图相争,转向追求等候机会,看是否有联盟的能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庞统感喟过后转而劝刘备道:“然大王现在大业未成,曹魏仍然势大,若平西将军有失,实则对兴复汉室有损,望大王三思!”
刘备收敛笑容,听言感喟道:“士元果知孤心。松儿此去上庸,非孤强令,是其志愿前去!其才虽佳,然少年得志,不知收敛,若孤填兵助战,再复上庸,其功更大,其位就只能在孤之下,那让群臣又作何想,他此后又如安在孤面前自处!”
贾诩对曰:“上庸乃偏僻山城,民生凋敝,难屯雄师。若得汉中,自可在汉中宛城两地屯重兵,以上庸为要地,连接汉中宛城,摆布为援。今汉中为刘备统统,得失此城无关大局,不若舍此城与刘备,待来日挞伐引汉中之兵出援决斗,远胜强攻汉中为好!”
诸葛松笑着摆手表示刘封坐下,言道:“上庸城池坚毅,我军此行攻城东西所带甚少,激愤孟达出战,才有速胜之机。”
且不说诸葛松如何定计去光复上庸,但说刘备与诸葛松别离后返回江陵的途中,虽是走了折返,表情却很不错。一起上指导风景,很有些怡然得意。
望着刘封分开大帐的身影,诸葛松喃喃道:“无所不从?我真的有那么可靠么,亲。”
想到这儿,庞统便仿佛自言自语道:“平西将军出身微末,本只孔明身边一书童,却屡出奇谋取蜀保荆,之前虽碍于关将军身份,立下大功却甘心分开江陵,终有挟功而不得赏之嫌。主公固然多与其一郡,然上庸、武陵相距数千里,诸葛松虽没说甚么,但其心中乃至众将,都恐有不平。
刘备微微一笑:“智囊试猜之。”
庞统虽知人主不成妄猜,但他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前有孔明联吴抗曹于赤壁大破魏军,后有诸葛松奇计取蜀又保江陵。为了减轻其在刘备心中的职位,只好借着在刘备身边的机遇试图靠近言来获得倚重。
徐晃因缓行之故,自军中接到曹操军令,军马出宛城不过三百里。思曹操之意,猜想皆因昔日黄盖诈降暗影未去,便更不急行,日行不过五十里,只命探马不竭向上庸方向哨探。
刘封览毕大惊站起:“将军为何如此?孟达军马本已多于吾等,此信一到,必定大怒,吾等光复上庸岂不难上加难?”
此时派往江陵方向的探马仍然毫无动静,定是还未遇见江陵收回的救兵。这几日诸葛松已几次与刘封研讨过上庸四周的舆图,闻声回报,便命雄师于往上庸通衢之被骗道安营,不再前行。待营寨扎稳,便集结众将帐前听令。
今见诸葛松集结众将,要有军令发从,无一不心中一振,纷繁等候诸葛松的奇策是何。
刘封这才恍然,因诸葛松之前窜改乾坤光复江陵的过程过于惊人,便信诸葛松此次既敢在刘备面前领命,定然成竹在胸,再未几问,拱手道:“那将军早些歇息,来日如有调派,封自无所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