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第1页/共2页]
这些世家的权势大不假,但也大不过严绍,对糜家的到来也只能是捏着鼻子默许了。
邺城世家还没找上门去和糜芳好好谈谈,就已经被人奉告了糜家背后究竟有谁照着。
糜竺还是很看好刘备,感觉这才是真正的雄主,可严绍占有了河北也不假,并且很有点要一统天下的气势。如果糜竺的判定失误,刘备最后还是败了,糜家在刘备身上的投资血本无归不说,将来会如何也不好讲,到不如趁着糜贞在严绍那边的机遇,将糜家分一批人畴昔,如许将来刘备不管胜负糜家的好处都不会遭到太多丧失,乃至能够还会翻倍。
除了大肆犒赏皋牢民气外,另有一件首要的事情就是编练新军。
糜竺对刘备虔诚不假,但这年代的世家还是以自家的好处为主,糜竺也不例外,在糜芳和家属中的几个长老劝说下,也就同意了这一打算,将家中的一部分人手和财物交给了糜芳,让其迁徙到邺城去。有糜贞的顾问信赖将来不管如何,糜家都不会破败了。
严绍一向都很清楚汉朝这些世家有多富有,但在亲身去了一趟甄家后,他才发明本身真的小瞧了这些人。
不过就在严绍满载而归的时候,从糜贞口中又获得了另一个动静,徐州的糜家也派人来了,并且领队的人还是三国史上赫赫驰名的二五仔糜芳,跟着糜芳来的另有很多糜家的人,目标也很简朴就是筹算在邺城定居...
就凭如许的气力与曹刘等家的联军交兵,胜算不大,何况同一河北后最大的上风是甚么?除了丰富的物质外,剩下的不就是充沛的兵员了?
这年代的世家都喜好分摊风险,比如说荀家就把手底下的人分到了袁绍和曹操两家去,如许不管将来哪一家得胜了,荀家都会成为胜利者,现在的糜家也是如此。
究竟也的确如此,不管严绍看糜芳有多不扎眼,看在糜贞的面子上也不成能难堪糜家的人。
如此大的行动刘备当然也清楚,可这几近就是这年代世家的潜法则,何况先前糜竺对他帮忙甚多,不是糜竺他连东山复兴的机遇也没有,也只能是视而不见了。
畴昔北边的游牧民族要么就是感念刘虞的恩典,要么就是被公孙瓒给打怕了,并不如何南下进犯,可现在刘虞和公孙瓒都没了,谁也不敢包管北边的匈奴和乌桓等族是个甚么设法,留下必然兵马来防备还是要的,也免得来年严绍与曹刘等诸侯交兵时被人背后捅了一刀。
幽州也是三万兵马的份额,不过这批兵马中的大部分到不是用来南下的,而是为了防备北边的游牧民族。
但招募如此多的新军,粮草和军器上的供应多少就有些吃力了。
不管如何,有这些世家的东拼西凑,严绍也凑够了三百万斛的粮食,外加一系列的军用物质,乃至还包含了百余匹战马,燃眉之急获得了极大的减缓。
糜贞会特地来奉告严绍一声,目标也是为了让严绍能观照一下糜家在邺城的人。
有了甄家的经历,让严绍对借粮乞贷开端上瘾了,冀州本地的其他世家无法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捐助了一些,跟甄家比必定未几,顶多也就是几万斛,对这些世家而言九牛一毛的程度。当然,就算如此被人薅羊毛还是让他们感觉有些心疼,他们和甄家可不一样。甄家有个甄宓在严绍的后宫内里,不管情愿不肯意,两边都属于同一阵营了。他们也情愿对严绍供应些支撑,如许等将来严绍得胜,不管是做个搀扶汉室的权臣还是干脆本身当天子,都会记得甄家的好处,现在的投资来日必然能获得更大的回报。他们不一样,纯真就是被人薅羊毛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