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特工皇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2章 琴音悠悠[第1页/共3页]

轻柔的风儿从高台上掠过,撩起少女额前的秀发,颤栗着她襦裙的衣摆。衣摆随风翻飞,素白的襦裙如同一朵活动的浮云,素雅中带着几分安好。

安邑城,分为大中小三个城圈。

到了高台下方,刘辩翻身跳上马背,站在台阶前,抬头望着台上正抚弄着瑶琴的少女。

沿着门路缓缓拾级而上,刘辩的视野始终逗留在正抚弄瑶琴的少女身上。

低头抚弄着瑶琴,少女嘴角始终保持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菱角形的嘴儿,虽不似樱桃小口那般让人看上一眼就有种想要嘬上一口的打动,可微微带着笑意时,却也别有一番撩人的风味。

她好似并没有留意刘辩厥后讲的是甚么,菱角形的檀口中,还在低低吟哦着刘辩方才念出的那首词。

这句话问出口,蔡琰蓦地间觉悟过来是说错了话,俏脸通红,赶紧把头低了下去。

站在矮桌边,蔡琰低着头,并没有接着刘辩的话说下去。她的父亲蔡邕,在朝为官得了董卓很多好处,因为有着蔡邕的原因,虽是当着刘辩的面,蔡琰也不好太多评说董卓。

自下而上望着高台上的少女,刘辩只觉着好似看到了瑶池仙女普通。那飘飘的襦裙衣袂,随风摆动,更是给她增加了几分仙女般的漂渺。

可身在深闺,她已然是传闻过刘辩的名声。

“如此奴家便为殿下抚上一曲!”刘辩已是承认琴艺不精,蔡琰也不好勉强他将词改成琴律,并且刘辩又已说出请她为词赋曲,她也不好多做推让,因而向刘辩福了一福,端坐在矮桌边,焚上一炷香,向那瑶琴拜了拜,将香插在桌案上的小铜鼎中,这才将手指按在琴弦上,悄悄拨弄了一下。

蔡琰没有说话,她更喜好歌赋咏叹,对疆场杀伐,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也不知该如何接刘辩的这句话。

美好的琴音,带着几分哀怨、带着多少忧愁,在高台上飘零着,伴跟着琴弦的颤抖,一首绝美的琴音在刘辩的耳边反响。

“殿下所吟如果做成乐律,实在是美的紧!”二人相向而立,沉默了半晌,蔡琰小声对刘辩论道:“不知殿下可通乐律?”

“殿下……殿下……”满脑筋都是要窜改蔡琰运气的设法,刘辩一时之间竟在脑海中编织起了各种搅乱婚事的场景,一曲已然弹罢,蔡琰轻唤了他几声,他才愣了一愣,从遐想中回过神来。

“哦?”蔡琰如此一说,刘辩微微歪着头,脸上带着一抹非常猎奇的神采,向她问道:“女人为何有此一说?”

在蔡琰十指悄悄拨弄下,琴音绕台回旋,久久不散。听着这美好的琴声,刘辩心内更加肯定,既然他来到了这个期间,既然他能窜改自家必死的运气,他就要再与运气抗争一回,为蔡琰寻得个更好的归宿。

“美!”转过身,面对着蔡琰,刘辩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对她说道:“偶然美也是一种无法!”

刘辩缓缓闭上眼睛,悄悄的聆听着着美好的曲调。虽是不懂乐律,可他却也是晓得一些,唐宋期间,风行的乐器乃是琵琶和笙箫,并非瑶琴古筝,能在听他吟哦出一首词以后,立即便配出瑶琴乐律,可见蔡琰对音乐也是很有成就。

以往在洛阳、在长安,蔡琰都很爱从使女那边听些外界的传闻,此中就有很多,是关于这位带着王妃逃离洛阳的弘农王。故事听的多了,蔡琰的少女之心中,也垂垂的对这位弘农王产生了稠密的兴趣。

听得刘辩论话,蔡琰昂首朝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站起家向他福了一福说道:“素闻殿下幼年豪杰,现在一见,过真不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