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徐庶论天下[第1页/共3页]
茫茫大山当中,间或会有一些低矮的谷地。这些谷地相互并不相连,就像是一口口大锅中间的低洼处,东一片西一片的交叉在大山当中。
苍翠的大山绿意浓厚,漫山遍野都是翠绿的树木,放眼望去,给人带来一阵清爽的适意。
刚一进帐帘,那兵士就双手抱拳深深躬下身子,对刘辩论道:“奉殿下谕旨,小人前去陶家庄查勘,村内倒是空无一人,全部村庄仿佛刚被洗劫过普通!”
邻近夏季的山间夜晚,是喧闹非常的。太阳的身影方才消逝在西方的山颠之下,熬过酷寒夏季又经历了凉意浓厚的初春,山野中的虫儿和一些夜间活动的植物也都活泼了起来。
“殿下!”正站在虎帐外口望着大山,刘辩身后传来了徐庶的声音。
那男人的声音落下后,帐外又传来了一阵越来越远的脚步声,想来应当是保护帅帐的兵士们迎了上去。
手腕翻了一下,刘辩与徐庶拉动手,悄悄的等候着徐庶把话持续说下去。
刘辩站在虎帐外口,抬头望着不远处连缀的群山。
“殿下!”一骨碌坐了起来,刘辩正要起家朝帐外走,内里传来了护帐亲兵的声音:“起初派往陶家庄的标兵返来了……”
仰躺在铺盖上,刘辩的眉头微微蹙着。不知为甚么,此次前去陶家庄,越是离庄子近了,贰心内越是感到有些不安,仿佛有甚么事要产生似得。
当初逃离洛阳,他恰是仰仗群山的保护,才带着唐姬胜利逃离了董卓军的追捕。对他来讲,邙山不但只是一处连缀的山脉,它还是给了刘辩重生的福地。
“依元直所见,本王要如何去做,才气强大权势、整备兵马、重振朝纲?”刘辩转过身,面朝着徐庶,双手抱拳朝他深深一躬说道:“恳请元直教我!本王先代天下百姓、代满朝文武、代大汉宗室谢过元直!”
徐庶扭过甚,望着四周的群山,轻叹了一声说道:“洛阳北依邙山、南临洛水,东接嵩岳、西靠秦岭!大山苍苍沃野千里,可谓天赐宝地;洛水荡荡水丰物美,乃是绝世佳水!自光武复兴以后,繁华百余年,历经十二帝,可为何到了现在倒是一派冷落、民不聊生?”
“甚么?”兵士的话音刚落,刘辩蓦地站了起来,瞪圆了眼睛向他问道:“你可有到村口的河边看过水车?”
“快!我有要事向殿下禀报!”就在刘辩望着黑黢黢的帐篷顶,想要把心内浓厚的不安遣散,安安稳稳的睡上一觉时,帐别传来了一阵短促的马蹄声,跟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一个男人的声音传进了刘辩的耳朵。
草地中,传来一阵阵虫儿的鸣唱。给大山喧闹的夜晚,带来了几分生趣。
刘辩一手捏着下巴,另一只手拉着徐庶,眉头舒展。他也晓得这几方豪强的气力,在现在的环境下,他还没故意机顾及将来才会崛起的曹操、刘备等人,能从眼下的群雄环顾中存活下去,才是停止下一步思虑的关头。
“殿下……”见刘辩向他行此大礼,徐庶赶紧上前,双手托着刘辩的手腕,将他扶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打动说道:“殿下贵为万金之躯,尚能不耻下问。更兼以天下百姓为首要,大汉社稷光复,指日可待!”
心内虽不对能在陶家庄找到村民抱有但愿,可徐庶嘴上却并没有说出来。刘辩曾在那边住过些日子,每当提起陶家庄,他的眼神中也会闪过一抹沉沦,那边应当是给过他回想的处所。徐庶不肯也不能在还没达到陶家庄的时候,就生生的把刘辩的回想击碎。
双手枕在脑后,刘辩仰躺在帅帐中。一支已燃烧了大半的火烛,在钻进帐内的轻风下,燃烧着一抖一抖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