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幼麟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第2页/共3页]

世人赶了一会儿路,已近中午,日头有些暴虐,不免有些饥乏。姜母怕冲撞到怨灵,不肯到破败的村庄里安息,便找了一个阴凉的林子,泊车憩息。

姜文、姜武不假思考道:“少主去哪,我等便跟去哪儿,全凭少主叮咛。”他们也不晓得汉中王是谁在哪儿,只晓得姜维是他们主心骨,刀山火海自当跟班。

复行出二十余里,出了山道,进入一片河谷地带,面远景象却又为之一变,舒畅气象再无,苦楚之意顿生。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马钧也叹道:“天下苦战久…久矣,也…也不知何年何月方…方得始终。”

他这前半句为韩非子所述,用以描述齐桓公匡扶周王的丰功伟绩;后半句援引北宋大儒张横渠名言,因其言简意宏,历代歌颂不衰。他上一世也是深爱之,引为座右铭。此番一并说来,掷地有声,顿让马钧生出有震耳发聩之感。

杨氏取了干粮净水,分由大师食用。姜母食欲不振,在姜维细细奉侍之下,这才粗粗吃了几口,又喝了好些净水,幽幽道:“眼下生灵涂炭,只盼刘皇叔是一名有道仁君,也好早日结束这般世道。”

他二人走南闯北倒,眼下只是感慨一番,其他四人向来只在冀城四周走动,甚少到外间活动,从不知人间艰巨至此。特别是两位妇道人家,显是受了惊吓,皆蜷在车里,泫然欲泣,再不敢往外看。

姜维将本身的甲胄和两把弓,并此前收取的程仪金银铜钱藏于马车内。朝廷固然不由行人照顾刀剑,但似盔甲弓箭这等军国重器却不在其列,眼下尚在城内,人多口杂,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姜维见状,晓得马钧已是起疑。他本欲到了武都后,方才将打算合盘拖出,不料母亲口快说漏了嘴。眼下既然已经瞒不住了,干脆说开了便是。

而后小卒本欲提早开门放行,却为姜维禁止:“郡中既然定下开门时候,该当遵循而行。我身为本郡中郎,岂能知法犯法?无妨,不过等上一等罢了。”贰内心实则有些忐忑,只恨不早越早出城越好,但他面上却保持着古井不波的模样。倘若提早开城出门被故意人撞见,只怕引发不需求的波澜。

马钧早已背了个小承担在城南等待。只见他眼睛红肿,面色有些不佳,想来是昨夜表情冲动,一宿未眠。

世人各自就位后,姜维骑马,姜文赶车,姜武骑了小黑牵着大黑,一行人即往城南行去。

饭罢出门,姜维扶着姜母登上马车,却见母亲蓦地立足,望着老宅怔怔堕泪不止。

待诸事均已筹办安妥,姜母也已起来,右肩背了个承担,看着只简朴清算了金银金饰罢了。因白日要赶路,姜维母子请杨氏、姜文、姜武也是一并用了早点。

马钧已是变了神采。

河谷地带地盘肥庾,本是上佳的聚居开垦之处,姜维等人一起上确切见了很多村庄庄子,只是眼下都已是烧毁。

过了好半晌,马钧方昂首问道:“敢…敢问伯约之志?”

见到姜维一行人后,马钧面露恭敬之色,趋步上前,别离向姜母和姜维施礼。姜母和姜维也是回过一礼,两边酬酢了两句,马钧便借骑了姜文的大黑,汇入步队中来。

守门的兵卒当即开了大门,将姜维一行人恭送出去。

姜维知他所想,也不催促。

自董卓起兵至今三十载,后历经马超、韩遂起势,又有羌氐兵变不止,是以除了大城巨邑四周尚属安然,稍远一些的乡野村落早已灭亡殆尽了。

马钧心道:“罢了罢了,既然在魏国也是汲引有望,跟着眼下这等人物闯将一番,也算不负此身了。”想到此处,重又端身正色,朝着姜维鞠了一躬,算了允了姜维之请。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