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幼麟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第1页/共3页]

姜维面露不忍,叹道:“昔日魏王讨伐董卓时曾做《蒿里行》,诗云: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应是见了此情此景,本日我心有戚戚然也。”

他这前半句为韩非子所述,用以描述齐桓公匡扶周王的丰功伟绩;后半句援引北宋大儒张横渠名言,因其言简意宏,历代歌颂不衰。他上一世也是深爱之,引为座右铭。此番一并说来,掷地有声,顿让马钧生出有震耳发聩之感。

行出十余里路,便进入秦岭山脉西延长段。正值夏季,野花茂草,目之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青山,越行到山脉深出,越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叉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景。

那守门的兵卒见状口中称罪,又把姜维车驾排在第一的位置。对此,姜维倒未加禁止。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了半柱香工夫,城楼上传来喊声:“时候已到!”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姜维面朝马钧,正色道:“维之志向,乃是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炎汉继绝嗣,为万世开承平!”

姜维知贰心中所想,笑了笑道:“德衡兄,你我都是胸怀天下之人。须知良田千顷,岂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姜维见状,晓得马钧已是起疑。他本欲到了武都后,方才将打算合盘拖出,不料母亲口快说漏了嘴。眼下既然已经瞒不住了,干脆说开了便是。

姜维心道:“母亲在这座宅院里糊口了半世,她虽整日催促我快些上路,实在最为不舍之人也是她......也罢,终有一日,我当以另一种身份,带着母亲重回此地。”

马钧闻言,胸中巨震。

许是两兄弟极少外出远游的原因,此番得知要出城去,皆是冲动不已。

姜文、姜武不假思考道:“少主去哪,我等便跟去哪儿,全凭少主叮咛。”他们也不晓得汉中王是谁在哪儿,只晓得姜维是他们主心骨,刀山火海自当跟班。

“马德衡啊马德衡,比起面前之人,你到底还是显得小家子气实足啊。”

守门的兵卒见是下属姜维到来,仓猝上来扳话了几句,不过是恭贺高升、公侯万代之类的吉利话。

自董卓起兵至今三十载,后历经马超、韩遂起势,又有羌氐兵变不止,是以除了大城巨邑四周尚属安然,稍远一些的乡野村落早已灭亡殆尽了。

姜维晚间只简朴清算了几件换洗的衣物,想着明日要夙起赶路,便压着心头情感起伏,早早睡去。

马钧心道:“罢了罢了,既然在魏国也是汲引有望,跟着眼下这等人物闯将一番,也算不负此身了。”想到此处,重又端身正色,朝着姜维鞠了一躬,算了允了姜维之请。

河谷地带地盘肥庾,本是上佳的聚居开垦之处,姜维等人一起上确切见了很多村庄庄子,只是眼下都已是烧毁。

复行出二十余里,出了山道,进入一片河谷地带,面远景象却又为之一变,舒畅气象再无,苦楚之意顿生。

杨氏取了干粮净水,分由大师食用。姜母食欲不振,在姜维细细奉侍之下,这才粗粗吃了几口,又喝了好些净水,幽幽道:“眼下生灵涂炭,只盼刘皇叔是一名有道仁君,也好早日结束这般世道。”

姜维微微点头,这就是家生子的好处了。他又看向马钧,正色道:“德衡兄,我姜氏乃汉室忠良,世受国恩,维此番并非赴长安就值,而是前去蜀地投奔汉中王。回籍祭祖只是维举家分开冀城的幌子。敢问德衡兄,还愿与我同业否?”

而后小卒本欲提早开门放行,却为姜维禁止:“郡中既然定下开门时候,该当遵循而行。我身为本郡中郎,岂能知法犯法?无妨,不过等上一等罢了。”贰内心实则有些忐忑,只恨不早越早出城越好,但他面上却保持着古井不波的模样。倘若提早开城出门被故意人撞见,只怕引发不需求的波澜。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