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演义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3章 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第2页/共4页]

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技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惇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反面,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操曰:“吾观此人面貌魁伟,必有勇力。”惇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来往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上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马超在后死战,杀退张济。樊稠去赶韩遂,看看赶上,附近陈仓,韩遂勒马向樊稠曰:“吾与公乃同亲之人,本日何太无情?”樊稠也勒住马答道:“上命不成违!”韩遂曰:“吾此来亦为国度耳,公何相逼之甚也?”樊稠听罢,拨转马头,出兵回寨,让韩遂去了。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虎将,威镇山东。乃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瑯琊郡取父曹嵩。嵩自陈留出亡,隐居瑯琊;当日接了手札,便与弟曹德及一家长幼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道经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向欲笼络曹操,正无其由;知操父颠末,遂出境驱逐,再拜致敬,大设筵宴,接待两日。曹嵩要行,陶谦亲送出郭,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曹嵩率家小行到华、费间,时夏末秋初,大雨骤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设家小,命张闿将军马屯于两廊。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张闿唤部下头子于静处商讨曰:“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现在曹家辎重车辆无数,你们欲得繁华不难,只就彻夜半夜,大师砍将入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取了财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计何如?”众皆应允。是夜风雨未息,曹嵩正坐,忽闻四壁喊声大肆。曹德提剑出看,就被搠死。曹嵩忙引一妾奔入方丈后,欲越墙而走;妾肥胖不能出,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被乱军所杀。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张闿杀尽曹嵩百口,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先人有诗曰:“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百口。现在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当下应劭部下有逃命的军士,报与曹操。操闻之,哭倒于地。世人救起。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雄师,洗荡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他尽杀奔徐州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前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搏斗,以雪父仇。当有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闻知徐州有难,自引兵五千来救。操闻之大怒,使夏侯惇于路截杀之。时陈宫为东郡处置,亦与陶谦交厚;闻曹操起兵报仇,欲尽杀百姓,星夜前来见操。操知是为陶谦作说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宫曰:“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欲尽杀百姓,某是以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脸孔复来相见?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脸孔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