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瑞雪兆丰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码头见闻[第1页/共3页]

两人谈笑着定了名字,瑞雪又就教了蒸包谷饼子的诀窍,在张嫂子的指导下,舀了一瓢包谷面儿发上,然后盛了一小盆雪羹,浇了卤汁让她端回家给孩子们尝尝,张嫂子自发用了自家的牛豆,也就没有多客气,乐颠颠的端着走了。

现在船埠方才建成没多久,气候又尚未冷下来,还没有人想到这些,如果先租或者买下这块处所,代价方面应当不会太贵。

“豆腐脑,豆腐脑…”瑞雪念叨两遍也觉有点儿别扭,听上去与这时空确切有些格格不入之感,因而,她翘了颀长的手指在木桌上敲了几下,渐渐说道,“这豆腐脑像蛋羹一样嫩滑,只是色彩乌黑,不如就叫雪羹吧。”

那中年大叔仿佛急着做甚么事,顺手指了远处那两个官差,扔下一句,“找他们就行!”然后扭头就走了,瑞雪远远道了谢,走到那木棚边上站了好半晌,想着等那两个官差忙完了再上前扣问。

“嫂子,你说我做些干粮,再配上这豆腐脑儿,挑到船埠去,能不能好卖?”

这是其中等船埠,因为沛水河河道宽而深,能够包容大船通行,以是,很多商家从南边运了货返来,都情愿今后卸货,然后用马车运到灵风城,或者更远的两城,虽说费事了一些,但是水路却比陆路快了起码旬日,做买卖讲究的就是机会,趁早不赶晚,这也让灵风船埠一建成绩非常热烈。

但是,也正因为方才建成的干系,船埠非常粗陋,只要六个栈桥,搭着跳板,一群群穿戴短打衣衫的力工从船上扛了各色货色下来,然后或者直接放到马车上,或者堆在岸上一长排的木板房里,向那两个穿戴青色官差服饰的人交上房钱,等候自家马车来接货。

王姓官差也不喜年青官差插话,但是想起此人是府衙主薄的侄子,不好获咎,微微沉吟半晌,也劝道,“小娘子,开食肆确切要会算账,那可不像这些挑担儿的货郎,卖个花生,一杯两文钱,买两杯都要数两次钱。”

瑞雪立即蹲身帮手捡了起来,扫了一眼页尾的数字,又敏捷的顺手理好,交到官差手里。

第二日一早,村里的公鸡方才起床,亮出高亢的嗓门之时,瑞雪就已经蒸了一锅金黄的发糕出来,咬上一口,有股包谷特有的清甜,比贴在锅边那种也软一些。等赵丰年也起了床,再配了雪羹端上去,赵丰年吃了一整块,可贵赞了句好吃,又说那雪羹的名字取的也好。

那王姓官差听她应对得体,更加不敢怠慢,笑道,“鄙人姓王,小娘子,但是有事找我们兄弟帮手?”

木板房两侧也有挑着担子卖些小吃食的货郎,担子里有点心,有瓜子花生,有野梨枣子,花腔儿未几,但是买卖却不错,停靠在最内里那座栈桥边上的浅显客船里,常有小厮或者管事娘子之类的登陆来买上几包归去。

万事齐备,瑞雪挑了个好气候,顺着村人的指导,绕过后山,提早去了趟沛水船埠趟趟路。她宿世只在电视上看过船埠的模样,并没有亲目睹过,现在乍然见到,每处都觉别致。

她俄然想起,有次去北方,在街边看到人家卖一种光彩金黄、宣软适口的糕饼,她猎奇问了做法,倒是用包谷面发酵以后蒸出来的,看着又大,吃起来也有些甜味。如果做出来,倒是能比那贴出来的饼子好吃很多。她盘算主张做些尝尝,就把干粮一事扔在一边不谈,转而问起销路。

“你要去船埠卖吃食?”张嫂子惊得连手里的勺子掉了都没理睬,拉了她的手,说道,“妹子,你家先生但是教书的文人,你如何能去做如许卑贱的行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