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入慕之宾》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景珑[第1页/共2页]

太后微微点头,慈爱地对赵霸道:“琅琊王忠良纯孝,实为世人榜样。”

说来,因得赵王长年在封邑养病,我家与赵王来往未几。前次见到赵王的时候,我已经不记得是何年何月了。

这也是他第二次喧宾夺主。

与太上皇相较,景璘最落下风的就是兵权。天下之兵,名义上固然都是景璘的,但不管是边疆戍卫还是两京戍卫,担负将官之职的几近都是太上皇的人。那么,景璘能动脑筋的,便是各地的军府。

“朕记得前次见卿,还是随先帝东巡之时。”他将景珑扶起,道,“先帝曾夸你少年有为,将来必是宗室肱骨。本日看来,乃名符实在,朕躬甚慰。”

太后在一旁,和蔼地对景珑道:“我昨日还念起了你,想着圣旨也下了很多日子了,怎总不见你来京到差?”

不过也正因为他年青,没有人希冀他真能够有甚么高文为,只要能将贼兵杀退,夺回鄂州,把朝廷的脸面捡一点返来就是大功一件。

说着,她微微低头,用袖子点了点眼角。

不过本日景珑能站在这里,提及来,还是跟景璘和太上皇之间的争斗有关。

赵王看到我,浅笑道:“想来,这位便是宫中玉清观的玄真娘子。”

两年来,景璘不竭撬动军府的人事任免,将本身人塞出来,最大的成绩,就在江南道。

二人并不陌生,在宫学的时候,景璘和景珑相处得很不错。

鄂州匪患一向有,颠末两年前的动乱,变得更加猖獗。两年来,朝廷努力于规复元气,未曾用兵。客岁,一个叫蒯闻的匪首在鄂州装神弄鬼招揽信众,自号天王,在鄂州煽动民乱,烧毁了鄂州府。

我收回目光,持续一脸恭良。

赵王点头,向太后道:“听闻宫中玉清观自有了玄真娘子,道法灵验,真乃宫中之福。”

琅琊王虽排行靠前,但母家寒微,也并不受宠,封王以后,就一向待在封国里。

因为景珑的功绩超卓,此举可谓水到渠成,朝中也无人反对。

我记得,景珑比我小一岁,与我玩得不错,管我叫阿黛姊姊。不过没多少年,琅琊王归天,景珑继位成为新王,就分开都城回琅琊国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太后浅笑,道:“此言甚是。”

景珑道:“臣母亲身开春以后便一向抱恙,小病不竭。臣未敢远行,只得在国中奉侍母亲,待她好转方才到京到差。幸亏赶路及时,未曾误了太后寿辰。”

景珑的父亲琅琊王,是先帝的二弟。

即使看不到景璘的正脸,我也晓得他脸上那皮笑肉不笑的模样有多丢脸。

这话倒不算言过实在。自从当年北戎将先帝放回,很多人都感觉那真是我削发的功绩,应了耿清所访的高人谶言。越是世事无常,人们越是爱听如许玄乎的故事。

世人目光随即纷繁投来,我随即念了声“无量寿福”,向赵王一礼:“贫道玄真,拜见赵王。”

多年不见,再度相逢,景珑已然从当年那胖胖矮矮的少年长成了身形矗立的俊朗青年。

关头之处,在于继任者的人选。

太上皇虽职位最尊,此时却仿佛是个局外人,无从插话。

我只眼观鼻鼻观心,垂眸不见。握着拂尘,自发地退到边上,与内侍宫人们站在一处。

此事,震惊了朝廷,景璘在朝会时发了一通天子之怒。因得这事充足卑劣,故而景璘斥责原鄂州刺史剿匪不力并将其夺职之时,朝中阻力并不算大。

不过与琅琊王相较,身为世子的景珑倒是很受先帝喜好,不但让他留在了都城,还让他进了宫学,与皇子公主们一道受教。

景珑虽年青,却因得将琅琊国管理得井井有条而广受赞誉。他曾经为先帝所正视,以是颇得景璘麾下一干旧臣的承认;而在当年太上皇起兵之时,景珑曾将库中一半赋税捐出,并亲身带领三千琅琊后辈助太上皇停歇兵变,在太上皇这边也很有面子。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