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景珑[第1页/共2页]
因为景珑的功绩超卓,此举可谓水到渠成,朝中也无人反对。
这话倒不算言过实在。自从当年北戎将先帝放回,很多人都感觉那真是我削发的功绩,应了耿清所访的高人谶言。越是世事无常,人们越是爱听如许玄乎的故事。
赵王看到我,浅笑道:“想来,这位便是宫中玉清观的玄真娘子。”
太后在一旁,和蔼地对景珑道:“我昨日还念起了你,想着圣旨也下了很多日子了,怎总不见你来京到差?”
我晓得,作为怪力乱神类传说的配角之一,我在官方算得名声大噪,比我那丞相女儿的身份唬人多了。
景璘任命的新刺史,恰是琅琊王景珑。
景珑道:“臣母亲身开春以后便一向抱恙,小病不竭。臣未敢远行,只得在国中奉侍母亲,待她好转方才到京到差。幸亏赶路及时,未曾误了太后寿辰。”
我收回目光,持续一脸恭良。
赵王这等人精,天然晓得我的身份,也晓得我和太后的干系。见了我,他落落风雅,既不假装不熟谙,也不半点不提我的俗家身份,公然懂事。
赵王答道:“太后所言甚是。”
两年来,景璘不竭撬动军府的人事任免,将本身人塞出来,最大的成绩,就在江南道。
这也是他第二次喧宾夺主。
“朕记得前次见卿,还是随先帝东巡之时。”他将景珑扶起,道,“先帝曾夸你少年有为,将来必是宗室肱骨。本日看来,乃名符实在,朕躬甚慰。”
鄂州匪患一向有,颠末两年前的动乱,变得更加猖獗。两年来,朝廷努力于规复元气,未曾用兵。客岁,一个叫蒯闻的匪首在鄂州装神弄鬼招揽信众,自号天王,在鄂州煽动民乱,烧毁了鄂州府。
“朕过来之时,恰闻内侍禀报,说琅琊王到了。”只听太上皇道,“朕便干脆将他召来,与众卿共宴。”
上首之处,似有目光扫来。
非常出乎料想,景珑到任以后,竟是雷厉流行。他先是清算了鄂州军府,而后,仰仗景璘赐下的旌节兼顾周边诸州粮草和人马,打击鄂州。两个月以后,景珑不但夺回了鄂州,还将阿谁自称天王的蒯闻缉捕,装在大车里游街,枭首示众。
多年不见,再度相逢,景珑已然从当年那胖胖矮矮的少年长成了身形矗立的俊朗青年。
景珑神采欣喜而恭敬,道:“臣身为宗室,为社稷奔走,乃万死不辞!”
景珑虽年青,却因得将琅琊国管理得井井有条而广受赞誉。他曾经为先帝所正视,以是颇得景璘麾下一干旧臣的承认;而在当年太上皇起兵之时,景珑曾将库中一半赋税捐出,并亲身带领三千琅琊后辈助太上皇停歇兵变,在太上皇这边也很有面子。
说来,因得赵王长年在封邑养病,我家与赵王来往未几。前次见到赵王的时候,我已经不记得是何年何月了。
世人一番话,都环绕着景珑转。
关头之处,在于继任者的人选。
我记得,景珑比我小一岁,与我玩得不错,管我叫阿黛姊姊。不过没多少年,琅琊王归天,景珑继位成为新王,就分开都城回琅琊国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以是将他推出来以后,两边的人都没有甚么贰言。
景珑的父亲琅琊王,是先帝的二弟。
旁白的灯台仿佛进了飞虫,烛火微微爆了一下。
不过与琅琊王相较,身为世子的景珑倒是很受先帝喜好,不但让他留在了都城,还让他进了宫学,与皇子公主们一道受教。
不过他明显晓得轻重,上前一步,将景珑扶起。
此事,震惊了朝廷,景璘在朝会时发了一通天子之怒。因得这事充足卑劣,故而景璘斥责原鄂州刺史剿匪不力并将其夺职之时,朝中阻力并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