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使者(上)[第2页/共2页]
“恰是。”景璘道。
“北戎和谈的日子已经定下,”林知贤道,“我朝使者的人选却未有下落,本日,鸿胪寺又来问了。未知上皇意下。”
子烨的目光瞥了瞥我,持续道:“未知昱之当下仍成心否?”
旁人纷繁拥戴,有人道:“向来天子采选,不出京畿。上皇在洛阳,名册自当出自洛阳,别处便不必操心了。”
“那有甚么,太后情愿。再说了,我不在宫中,大家皆大欢乐,有甚么不好。”说罢,她眨了眨眼睛,“就算是回都城去,我也是要到寺院里去的,不如留在洛阳,还能跟你说说话。”
“哦?”他的手指轻握着金杯,道,“朕新进大婚,皇兄若说的是子嗣之事,可不必操心。”
我无法地收回目光。
马毬赛过后,洛阳城里因为我和子烨大婚而掀起的热烈,垂垂安静。
杨鉴是林知贤的人。据我所知,在子烨结婚前,杨鉴这一干人等和董裕一样,都是力劝子烨采选的,也是把名册都筹办好了。但子烨一视同仁,十足不予理睬。
明玉坐在那边,见我看向她,还是那副似笑非笑的神采,将一枚瓜子嗑开,仿佛统统与己无干。
董裕方才提起此事,约莫是摸索。他并非真要将采选名册再度塞到子烨面前,而是筹算勾起洛阳这边朝臣的话头,结合他们,一并劝子烨。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她俄然如此热情地在附和董裕,必定不是体贴子烨的后宫和子嗣那样简朴。
我看去,却见是明玉。
碧眼奴是方才从都城那边送过来的,我得知这动静的那一瞬就有了预感,明玉并不筹算跟景璘回京。
我说:“年初时你不是已经在隆福寺的岩壁上为太后凿了卢舍那佛,怎现在又要在白马寺修殿?”
说是二圣敦睦,实则不管多么场合,皆泾渭清楚。
“妾记得,上皇年初去都城之时,就已经提起过。”她说,“当时,左相还特地筹办了名册,将四妃九嫔都安排好了。”
子烨喝着酒,目光似有似无地朝我扫了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