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第1页/共5页]
巡抚部院李,为保举贤才事:
次日告别出来。他这番盘程带少了,又多住了几天,在辕门上又被人要了多少喜钱去,叫了一只船回南京,船钱三两银子也欠着。一起又遇了顺风,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芜湖。到了芜湖,那船真走不动了,船家要钱买米烧饭。杜少卿叫小厮寻一寻,只剩了五个钱。杜少卿算计要拿衣服去当。内心闷,且到岸上去逛逛,见是吉利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吃了一开茶。又肚里饿了,吃了三个烧饼,倒要六个钱,还走不出茶社门。只见一个羽士在面前走畴昔。杜少卿未曾认得清。那羽士转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如何在这里?”杜少卿笑道:“本来是来霞兄,你且坐下吃茶。”来霞士道:“少老爷,你为甚么独安闲此?”杜少卿道:“你几时来的?”来霞士道:“我自叨扰以后,因这芜湖县张老父台写书子接我来做诗,以是在这里。我就寓在识舟亭,甚有景色,能够望江。少老爷到我下处去坐坐。”杜少卿道:“我也是安庆去看一个朋友,返来从这里过,阻了风,现在和你到尊寓顽顽去。”来霞士会了茶钱,两人同进识舟亭。
两省名流,重修礼乐之事。
杜少卿在船歇宿。是夜五鼓,公然起了微微西南风,船家扯起篷来,乘着顺风,只走了半天,就到白河口。杜少卿付了船钱,搬行李登陆,坐轿来家。娘子接着,他就奉告娘子前日路上没有盘程的这一番笑话,娘子听了也笑。
到家,娘子向他说道:“自你去的第二日,巡抚一差官,同天长县的一个门斗,拿了一角文书来寻,我回他不在家。他住在饭店里,日日来问,不知为甚事。”杜少卿道:“这又奇了!”正迷惑间,小厮来讲道:“那差官和门斗在河房里要见。”杜少卿走出去,同那差官见礼坐下。差官道了恭喜,门斗奉上一角文书来。那文书是拆开过的。杜少卿拿出来看,只见上写道:
在家清算,没有川资,把那一只金杯当了三十两银子,带一个小厮,上船往安庆去了。到了安庆,不想李大人因事公出,过了几日才返来。杜少卿投了抄本,那边开门请出来,请到书房里。李大人出来,杜少卿拜见,请过大人的安。李大人请他坐下。李大人道:“自教员归天以后,我常念诸位世兄。久闻世兄才品过人,以是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门生要借光,万勿推让。”杜少卿道:“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浮名,恐其有玷荐牍。”李大人道:“不必太谦,我便向府县取结。”杜少卿道:“大人垂爱,小侄岂不知?但小侄麋鹿之性,草泽惯了,近又多病,还求大人另访。”李大人道:“世家后辈,怎说得不肯仕进?我访的不差,是要荐的!”杜少卿就不敢再说了。李大人留着住了一夜,拿出很多诗文来就教。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钦奉圣旨,采访天下儒修。本部院访得天长县儒门生员杜仪,操行端醇,文章高雅。为此饬知该县儒学教官,即敦请该生本日束装赴院,以便磨练。申奏朝廷,引见擢用。
话说杜少卿自从送了娄太爷回家以后,自此就没有人劝他,更加放着胆量用银子。前项已完,叫王胡子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顺手乱花。又将一百银子把鲍廷玺打发过江去了。王知县事体已清,退还了屋子,告别归去。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银子用的差未几了。考虑把本身住的屋子并与本家,要到南京去住,和娘子商讨,娘子依了。人劝着他,总不肯听。足足闹了半年,屋子归并妥了。除还债赎当,还落了有千把多银子,和娘子说道:“我先到南京会过卢家表侄,寻定了屋子,再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