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季苇萧扬州入赘萧金铉白下选书[第2页/共5页]
话说鲍廷玺走到阊门,遇见跟他哥的小厮阿三。阿三前走,前面跟了一个闲汉,挑了一担东西,是些三牲和些银锭、纸马之类。鲍廷玺道:“阿三,倪大太爷在衙门里么?你这些东西叫人挑了同他到那边去?”阿三道:“六太爷来了!大太爷自从南京返来,进了大老爷衙门,打发人上京接太太去。去的人回说,太太已于前月归天。大太爷着了这一急,得了沉痾,未几几日,就弃世了。大太爷的棺木现在城外厝着,小的便搬在饭店里住。本日是大太爷头七,小的送这三牲纸马到坟上烧纸去。”鲍廷玺听了这话,两眼大睁着,话也说不出来。慌问道:“如何说?大太爷死了?”阿三道:“是。大太爷归天了。”鲍廷玺哭倒在地,阿三扶了起来。当下不进城了,就同阿三到他哥哥厝基的地点,摆下牲醴,浇奠了酒,焚起纸钱,哭道:“哥哥阴魂不远,你兄弟来迟一步,就不能再见大哥一面!”说罢,又恸哭了一场。阿三劝了返来,在饭店里住下。
正说着,只见那辛先生、金先生,和一个羽士,又有一小我,一齐来吵房。季苇萧让了出来,新房里吵了一会,出来坐下。辛先生指着这两位向季苇萧道:“这位道友贵姓来,号霞士,也是我们扬州墨客。这位是芜湖郭铁笔先生,镌的图书最妙。本日也趁着丧事来奉访。”季苇萧问了二位的下处,说道:“本日来答拜。”辛先生和金先生道:“这位令亲鲍老爹,前日传闻尊府是南京的,却几时回南京去?”季苇萧道:“也就在这一两白天。”那两位先生道:“这等,我们不能同业了。我们同在这个俗处所,人不晓得恭敬,将来也要到南京去。”说了一会话,四人道别去了。鲍廷玺问道:“姑爷,你带书子到南京与那一名朋友?”季苇萧道:“他也是我们安庆人,也姓季,叫作季恬逸。和我同姓分歧宗,前日同我一起出来的。我现在在这里不得归去,他是没用的人,寄个字叫他回家。”鲍廷玺道:“姑爷,你这字可曾写下?”季苇萧道:“未曾写下。我今晚写了,姑老爷明日来取这字和川资,后日起家去罢。”鲍廷玺应诺去了。当晚季苇萧写了字,封下五钱银子,等鲍廷玺次日来拿。
当下三人会了茶钱,一同出来,到三山街一个大酒楼上。萧金铉首席,季恬逸对坐,诸葛天申主位。堂官上来问菜,季恬逸点了一卖肘子,一卖板鸭,一卖醉白鱼。先把鱼和板鸭拿来吃酒,留着肘子,再做三分银子汤,带饭上来。堂官奉上酒来,斟了吃酒。季恬逸道:“先生这件事,我们先要寻一个僻静些的去处,又要广大些。选定了文章,好把刻字匠叫齐在寓处来看着他刻。”萧金铉道:“要僻处所,只要南门外报恩寺里好,又不喧华,屋子又宽,房钱又不非常贵。我们现在吃了饭,竟到那边寻寓所。”当下吃完几壶酒,堂官拿上肘子、汤和饭来,季恬逸极力吃了一饱。下楼会账,又走到刻字店托他看了行李,三人一起走出了南门。那南门热烈轰轰,真是车如游龙,马如流水。三人挤了半日,才挤了出来,望着报恩寺走了出来。季恬逸道:“我们就在这门口寻下处罢。”萧金铉道:“不好,还要再向内里些去,方才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