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求道》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5章 青瓷汪家[第1页/共2页]

初阳等人未曾了解浮梁,早于书中明白浮梁,天然对浮梁也有个大抵表面,待得来到浮梁又不免有些讶异。只觉必是繁华去处,却安知乃是一处安好村镇。虽有人群来往却不甚喧闹,虽有瓷窑无数却见窑烟袅绕平增几分清净,更有河道居中而过,而青瓦白墙、屋舍井然、以河为聚仍然是一派江南风情。

来人闻言大惊,神采恍忽,嘴中喃喃出声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相告初阳道:“青瓷汪家?青瓷汪家埋没好久早不为人所知,后辈无能终使青瓷不再。”

彩瓷汪家盛名相在外,稍作探听便可详知途径。初阳度量小狐,与英娘转过几个街角便瞥见一户人家与众分歧:门庭饰以彩瓷,白釉绿彩只不过几杆翠竹依依便觉别有风致。如此别出机杼,用色简练而又别具神韵,无需匾额便知此是那边,若非彩瓷汪家又能是谁家?

空间囊中物件并未几,只不过数身衣裳几瓶丹药,现在却添了一坛骨灰。小狐夙来喜食清液丹,见初阳动用囊袋,不免撒娇相求。初阳不忍拂逆其意,正要取出数颗不料却误拿他物,定睛打量倒是应火龙所请该当送往浮梁汪家之物。

曾有人记之:浮梁无一人不识瓷不作瓷,无一家不以瓷业为生,至鼎盛时瓷窑不下万数之多,街头巷尾,来往行走皆是远来瓷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沿河船埠一线商船来往不竭,劳作其间者不计其数。寥寥数十字未几做伪词,便可遐想盛况何如,令人不免多有遐想。

细细收捡骨灰却见数颗骨珠经火不化艳如红豆,观之有说不尽的相思入骨,闻之有腻香撩人,初阳心神可称坚若盘石难以撼动,却也暗生缠绵之意,不免心中暗凛。将此事问之于小狐英娘却皆无此感,初阳更觉不详,吃紧将骨灰骨珠收起方才安然。

言者失神,听者故意。话至此处,初阳心中早有结论:只怕是青瓷之术因火龙而失,汪家无法之下只得别求他法以期重整家声。青瓷汪家便是彩瓷汪家,彩瓷汪家便是青瓷汪家。

熊熊烈火吞噬统统,蒯通身躯在火中垂垂化作灰烬,过往的恩仇胶葛仿佛也随火而化去,目睹此景,初阳不堪感慨。

“同处一城,同冠一姓,就算非是一家也必是一族,不如先去刺探一二再做决计。”初阳闻言稍稍考虑便有定论,小狐夙来懒惰自是言出即从,英娘也觉得此言可行再无贰言。一人一狐一鬼还是相伴相依,往前路而去。

小狐向来吃软不吃硬,除非气力不济几时肯忍气吞声?在理时犹自嘴硬,此时有理更是不肯让人,作势便要扑上。初阳无耐只得将其喝止。来人也收住脚步,一脸迷惑地打量,再三确认未曾了解便皱眉问道:“何故在此喧华不休,如果为求彩瓷却只能是白手而归。”

“青瓷向来乃是上供之物,青瓷汪家我倒是未曾听闻,只怕是真如小狐所说早已式微。”英娘生于繁华,久处宫闱,于美玉良瓷之道可谓知之甚多,“不过浮梁有一彩瓷汪家这十数年来申明鹊起,也不知与青瓷汪家可有渊源?”

话毕狠狠地瞪了门房一眼后,老者亲身导引领着初阳等人往堂中而去。唯留门房低声抱怨道:“若不是老爷你觉得来往求取彩瓷者甚众不堪其扰,我又何必枉做恶人?”

彩瓷如此高雅仆人自可设想,初阳一见倾慕顿有神驰之意,因此徐行上前轻叩。怎料应门来者非常不喜,一见来者穿着简朴又不识得,不由分辩便要关门谢客,嘴中还不住说道:“知名小卒也敢随便前来求取瓷器,汪家可不是普通的瓷坊,任凭你是州县老爷也得恭敬几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