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懵懂(修)[第1页/共4页]
随园先生笑道:“初阳聪明不假,但是若要一娇女子入你佛门,今后心如槁木不思波澜,于心何忍?”参寥大师闻言想要回嘴几句,却又看看了初阳几眼没有出声。
“女儿身,自无功名之想,然如果平生困守也非我所愿。隐也好,藏也罢不过是我行走神州之伪饰。只是天下女子困居一室一地者比比皆是,有甚者毕生不识一字一书。随园先生胸怀宽广,名动四方,不知可愿为神州女子开窥世游历之门?”初阳心中俄然有些憋闷。
婆婆见二人稍作对答就无下文,初阳也不回转,不知所为何事,便随口问道:“何家轻浮儿,随便送花来?幸得爱花成癖之人未见,不然本日必起纷争。”
参寥等人从溪源而下,逐溪水而行,无人不是兴趣勃勃游兴大发。而跟着澄溪怪石、金樱杜鹃、苍松流烟在面前铺展,初阳始遇章侯维城时那些许无认识地难堪遁藏也垂垂化为乌有。心境平和,则不成矜持之感也不复存在,我仍旧是我,山还是是山,山川涤民气胸之用由此可见一斑。
小厮极少打量了几眼,出一枝夭桃一封简函递于初阳道:“此必是江女人,我家公子有物与您,嘱我劈面交予,还请收好。”
世人按志索骥,涧内原有李岩寺、宋氏梅园、梅□等旧迹,可惜都已埋没无存。虽则如此,也无人再出颓废之语,随园更是于小憩之时,出韵令三人各自为曲令。
“我自是无有甚么不成,只要先生与大师不嫌我笨拙扰人就好。”初阳嘴上如此自谦,心中倒是非常高兴。
初阳也不知怎的,被二子一望心中又是一悸,勉强收敛心机,含笑道:“只不过一时心中所得,随性而至顺手而写罢了,怎就敢说出世?”
此语一出,章侯维城眼中俱有惊奇闪现,忍不住都转头望向初阳。
“随园,你我订交多年,儒学佛门争辩也不知多少,可说是平分秋色各有所得。但只传道一项我是甘拜下风,且不说你门下其他弟子如何,单单章侯维城二子足以撑起你生后儒学的一时鼎盛。”参寥大师脸上倒是淡然,只是言辞中多有几分憾意。
九溪在烟霞岭西,因其水愚笨回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此处偏僻清远,途径崎岖,草木丰丽,火食罕见,故此格外幽深喧闹。依溪路前行,则常于绝处别见六合,于幽处突闻鸣唱,人处此中怎不觉两肋生风非在人间?
初阳不免迷惑,接过夭桃打量,公然一枝春意闹;再展简函,只得二句诗文:院中无统统,聊寄一枝春。笔迹非常眼熟,仿佛是维城所书。初阳正要细细扣问,只见书童一揖辞去,更无它言,不免心中多有测度。
若不是章侯唤醒,初阳还兀自沉浸自我思惟中,耳边听得章侯问道:“初阳,过十数日,先生与参寥大师相约往九溪揽胜,你与我们同去如何?”
参寥大师深深地看了初阳一眼,眼神有点庞大。随园先生并未重视这一眼,只是抚须轻笑道:“即便一时所得,初阳也非是凡尘女子,曲中有不堪风举随云仙去之感。章侯维城,初生之虎也,自是勇往直前欲就天下之赞誉,但于隐身藏名实不及你多矣。”
溪下为十八涧,通俗悠远,多有大石横亘此中。佛道中若非是遗世绝俗者,均不能久居此中。随园先生笑问道:“老衲人,你可舍得下昭庆寺香火无数独居于其间?恐是半日也难捱吧。”
如此深厚沉淀,钱家财势均不是普通世家可比,钱氏楼船更算得上是钱塘湖一景。船身广大,身处此中而不觉清波泛动,甚为安稳。楼船露台上桌椅具有、器具邃密,几人也不须招引随便落座,初阳自是与章侯维城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