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花魁大赛[第2页/共2页]
柳蝶衣就是上一届花魁大赛的头名,被称作“花魁状元”的。由此,她本人成为了金陵城最红的青楼头牌;而她地点的红‘袖’招,也跃居金陵第一青楼。
江南人文聚集,金陵城繁华非常。南人多雅士,雅士好风骚,这金陵城中的风尘之所,也格外多。乡试期间,全部南直隶的读书人都堆积金陵城,城中的大小青楼,买卖也格外好。
所谓乡试,就是在省会(含南北两京)停止的科举测验,每三年一次。凡本省有秀才功名之人,都可招考。
“不忙的,只要唐公子应下了,三五日内写出也可。”柳蝶衣说道。
祝枝山赶紧起家上前,双手扶起柳蝶衣说道:“蝶衣女人切莫如此,不知你有何难处?”
前两届的花魁大赛,还只是官方的盛典,官方从未有人插手,也对此没有表达过态度。可本年不一样了,本年是正德元年,新帝即位后的残局之年。南京的官员,竟然放出话来,说要推举几人插手花魁大赛当评委,美其名曰“与民同乐,庆贺新君改元”。
固然,小天子不成能来南京金陵亲身旁观花魁大赛。但是,小天子喜好热烈啊。只要这些官员把花魁大赛的盛典环境写成折子往小天子案头一送,吸引了小天子的重视,那这些官员也就进入小天子的视野了,今后的官途天然平顺。
正因为官方有人要插手花魁大赛当评委,本年的赛事,也变成了半官方半官方性子的,格外受存眷。参赛的各大青楼,也格外正视。
唐伯虎却犯难了,他踌躇半晌,苦笑道:“祝兄,蝶衣女人,写诗作词要靠灵感的。我现在毫无所得,如何写起啊!”
不待唐伯虎回声,柳蝶衣便急不成耐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祝枝山这时一笑道:“伯虎贤弟,后日在秦淮河边的分月桥北岸有个文会,届时,来金陵赶考的诸多生员都会插手。不如,愚兄邀你和蝶衣女人同往。说不定,你到时又有高文问世呀!”
柳蝶衣俄然起家,对着唐伯虎和祝枝山福了一礼,楚楚不幸道:“奴厚颜求二位公子助我。”
南京有官员竟然如此表态支撑花魁大赛,金陵城中自有聪明之人猜出了几分企图:新天子朱厚照,本年才十五岁,当太子时就是个喜好玩乐之人,即位以后,性子也没见窜改。南都城中定是有那么一部分爱好投机取巧的官员,想借花魁大赛奉迎朱厚照。
祝枝山和唐伯虎互视一眼,然后,祝枝山对唐伯虎说道:“伯虎贤弟,诗词非我所长,却恰是你的长项。既然蝶衣女人有求,不如你就一并代庖了吧。愚兄嘛,就为你所作诗词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