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经筵日讲[第4页/共4页]
厥后更有诸王大臣与国子监门生数十人上章规劝,天子不好把这些人的定见全数采纳,这才以‘国事沉重’为由,‘勉从所请’,不过在新一封的上谕中说,本身还是要在宫中守‘心孝三年’,这是天下人没法置喙的,只好由他去了。
皇太后的梓宫停灵在澹泊敬诚殿中,间隔启灵另有几天,天子驾临书房,要听袁甲三讲书。这类讲书就是从康熙朝传下来的,所谓的经筵日讲了。讲书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治平宝鉴》或者《帝鉴图说》中的内容。
“那么,孔颖达的《尚书公理》,也就失其凭依了?”
天子的口气更加转冷,持续问道:“朕问你是如何晓得他持身明净的?”
“是。”
大要上是在怒斥孔文謤,实际上是在训戒孔元直。到了这一次康熙临幸,会不会有甚么一反‘攘夷’而改成‘尊夷’的行动,不能无忧。
他一边考虑着,一边持续说道:“东晋皇甫谧也是当朝大儒,即令伪作,也必有所本,如‘民气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阙中’,尧传之舜,舜传之禹,为千古圣君贤主治国平天下世世而授的心法,而危微之语,见之于荀子,可知书伪而言不伪。臣觉得,学问之道,择善刚强,只问善不善,莫问伪不伪;言之为善,虽伪可取;言之不善,何贵乎真?”
方才听过,世铎还能记得大抵,重新到尾复述了一遍,《碎七宝器》是讲宋太祖平蜀的故事,所谓的‘七宝器’实在就是一把尿壶。
奕吓了一跳当年在上书房中,何桂清为本身说话,最后却落得个交部议处的奖惩,朝臣、宗室都晓得天子最恨的就是宗室与外臣相通,只是不晓得袁甲三明天为甚么又替肃顺说话?
经讲结束以后,天子传谕,要‘遍览圣谕,着衍圣公、山东巡抚并讲书官引驾’——就是要在衍圣公府瞻仰一番。
天子叹了口气,心中无法的点点头,他本意是想就推行不悖了一千余年的科考黑钱做一番长篇上谕,就尚书真伪考一事大发阐论的,不过却全给袁甲三的一席话封了返来,又至心佩服和附和他说到的实际,不竭的点头:“说得好,识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