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清山变》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5节 重谴肃顺(2)[第3页/共4页]

高九是见过世面的,更曾在来的路上得大人知会过,此去太原,只求统统安然,顺顺利利办好了公事,转到泽州府,旁的事情,能躲就躲,能让就让,千万不成惹事,给人留下话柄。当下不敢起火,取出一个包,递给上。

“哦,说到任职之事,这一次我出京之前,皇上也曾经有过jiā代,让雨亭转告鸥老。”

闻声上号召,又一个少年过来,架子端得实足十,向高九喝了一声,“抄本拿过来。”

“老是不能不防啊!”晏端书忧心忡忡的说,“一旦此事给掀了开来,不但大人身担其责,只恐前任致仕返乡的吴平老,也有家之祸了。”

固然躲过了京中派员来查的危急,吴衍却深知,四省旱情时候为皇上顾虑,赈灾之事刻不容缓,一旦百姓列队来领粮米,而县中无粮可发,事情就捂不住了,以是这十余日以内,每天都要把晏端书和省内粮道,满洲镶黄旗人廉敬找来,商讨对策。

把肃顺和高九两个临时安设在签押房中,阿谁下人一溜烟的向内里走去。

肃顺站了起来,“高九,和我一起出去,见过上官。”

“我辛苦甚么?不过走上一趟,至于大人见不见你,那要看大老爷公事是否繁忙而定。”

肃顺此来固然钦命所点,也是需求在省内藩司‘挂牌’放缺的,命高九筹办了官轿,抬到巡抚衙外的照墙下,前面已经停满了数顶蓝、绿呢子的官轿,以肃顺昔日的官威,便是直接抬着官轿入中由吴衍亲身挑帘驱逐也不在话下,不过这一次,他成心低调粉饰行藏,和高九换了个眼一前一掉队到大内里。

吴衍等他说完,抱拳向空,“皇上体恤百姓,天下皆知,臣下唯有效死以报,不负皇上圣望。”

将家中事拜托给端华照顾,肃顺只带着府中阿谁叫高九的听差和几个下人,带着李慈铭、高心燮两个清客,孤身上路了。

晏端书又提出了一个能够,“鸥老,肃雨亭此来,不会是为了前些日子皇上上谕中所提的粮仓之事吧?”

后者接在手里掂了掂,脸è好转了些,问一句,“贵上贵姓?”

此时得空多想,他笑着说道,“晏大人谬奖得逾分了。肃某当日从京中出来的时候皇上宠招,御前奏答的时候,皇上对我说,你此去山西,任职巡抚,就要有个巡抚的模样,如果敢忘怀本分,还是以朝中大员自居,而不尊敬上官,朝廷闻知,必将将临以重课!”

“好!”肃顺酒酣耳热之际,大声说道,“我等相约三年,三年以后,本官定要荣升而归,届时,再与诸位先生痛饮。”

肃顺说了地点,晏端书立即传令,命人到管驿中把肃顺的行李、包裹、随员全数请到抚台衙来,出行到府履任之前,就临时住在抚台衙中。

吴衍故意想说:一年丰泽?只是这咸丰八年的一场大旱,就不晓得如何摒挡了。还提甚么丰泽?怕是等不到丰泽年景,本身和他的命就保不住了!

“他是泽州知府,又不是任职粮道,职衔所限,他不好过量ā手处所吧?”晏端书说道,“再说,只要再有一年丰泽,省内粮仓照实丰盈,就是肃顺真的要看,我等也不怕了。”

在陈士枚等人觉得,省内比年歉收,所亏欠的这几近六十万石的粮食,用不到一年,便能够如数补齐,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银子落袋,大家安然,岂不是美事?不料从咸丰七年的起,省内降雨极少,多处遭了水灾,各府奏报上来的粮食歉收、绝收的公事奔载于途,这一下,接任的吴衍可有点心神不安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