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连夜会商(2)[第1页/共4页]
“这件事,”文祥将身子向后一仰,带着点置身事外的意味,“我没有成见,请各位公议吧。”
黄锡和龙汝霖在草拟折底的时候,也曾经向肃顺讲解过此中奥义,肃顺更加晓得如许的一条政令不会这么轻易出台,以是早有筹办,他说:“我等做主子的,为君父分忧,合法其份。辛苦一点怕甚么?王爷有甚么叮咛,尽管交代下来就是。”
户部六堂以肃顺和阎敬铭为首,进到值房中,先给几位大人见了礼,奕命人搬来座椅,容几小我坐下,这才说道,“皇上非常体贴商税推行一事,命我等明天就要拿出成议来,这一次请几位大人过来,恰是要请诸位各抒伟见,总要把商课之法弄得妥妥铛铛,上报皇上,下,也要让小民对劲――这一次,大师怕是要多多辛苦了。”
除却海关关税――这一节还是在英人打算把持之下,中国人本身的海关税收,竟然要外人来插手,在国际上都是闻所未闻的怪事――其他的税收种类,都是官吏包征的体例,比方地丁,漕粮、关(这类关是指常设关卡),盐课,茶课,都是有定额的,本地所属的税利和官吏的考成,天然也是以征收上来的成数定好坏。
军机章京入值军机处,错非是随圣驾出巡在外,极少能够有出差的机遇。当然,能够获得外省办理的机遇也就少了很多,以是根基上军机章京都是比较穷的。当然也有惯例,如督抚被参,海塘河道兴工,需求择地勘察,按问大刑案等,普通而言,就是军机章京发财的机遇到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详见后文)。
文庆做了几十年的官,甚么人的经历都不及他深,揣摩入微,说话做事更加不肯冒昧,听阎敬铭的一番话说完,世人的神采都不是那么怡然自如,晓得如许的话题干系甚大,赶快在一边说道,“丹初大言谋政,本是墨客色彩。既然不宜在京中推行,那就看看那边更适合吧?”
用过午餐,安息半晌,世人又再开端筹议,不过比之上午的温文儒雅,下午的参议就严峻很多了,最大的弊端出在征收商课之时,是由省内自行收缴,然后解部,抑或是由京中派人坐镇处所,代为征缴。
这一次新增商税,照肃顺和黄锡两小我商讨之下的定夺,起首就应当突破税金设定常订额数,遵循商户的收益,弹性征税。至于到底能不能完成,更加不是题目。税丁与商户来往相同,是瞒不过天下人的,只要当真催促,上命下派,还担忧底下的人不肯用心吗?
公事闲余,不成喝酒,世人围坐在一起,一面说话,一面进餐,倒也热烈。肃顺想起一件奇事,放下筷子问文庆道,“孔修,上一年夏季,我在行在的时候,有人夙起当值,我瞥见他手中的灯笼上写着‘葫芦’二字,始终不知是何意,不晓得可有解吗?”
“现在各省支出兵饷,多按减平发给,每两银子,有的扣三分六厘三,有的扣四分九厘三,有的扣四分。上年由你那边议定,一概扣四分,齐截是齐截了,丹初,你晓得不晓得,各省是不是气力推行呢?”文庆是管部的大臣,接着说道,“诚恳奉告,不提旁省,就是直隶各处,亦未见得能够齐截。”
阎敬铭苦笑点头,“此事我也略有所知,故而此番但愿能够由户部派人下去,亲身主持其事。一面收缴商税,一面熬炼本省的弁员。待到上了轨道,再将京中所派职员一一找回,转由省内自行办理。诸君觉得如何?”
“我觉得,在京中试行新法不成取。这有两个启事。其一,新法推行,本是为增加国库府用之数,肃大人折子中所说的,更加是以‘聚少成多,集腋成裘’之法,不劳民生,不害物价之方为基。京中虽百业咸集,但是毕竟都是一些小本运营,如果从这些人身上征收商课,势需求迫使这些人增高代价,到最后,不利的必然是小民百姓。这就与肃大人折子中所说的,‘于民生全无关碍’有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