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报效木植(2)[第1页/共4页]
“太好了!”文锡把刚才的忧烦,抛到九霄云外,从速诘问,“是如何条门路?快快,请快说!”
文锡未曾颠末大事,以是轻易焦急,他是候补笔帖式,本来想借朝廷有大工,多多的出一份力量,今后叙起功来,本身能够为上官赏识,分得一个‘善地’,此时听李光昭说得这么毫不在乎,看他的态度,先就象吃了颗放心丸似地。细想一想他的话,公然不错,便有沉不住气的自惭,陪笑说道:“你也莫怨我急!遇见了你,算我造化,希冀在这桩差使上补个实缺,谁晓得你竟说三年今后才气用你的木植,那一来来岁皇上三十万寿如何办?我何能不急!”
“你就是明大人提及过的李光昭吗?”肃顺低头问道,“听明大人说,你以一介商贾之身,于皇上能有如许一番孝心,也算是很不轻易了。”
应酬之际,文锡特地为李光昭先容一个陪客,说是他的表兄,是个汉军,旗名叫巴颜和,汉姓是李,恰好跟李光昭认作同宗,兄弟相称。巴颜和行五,比李光昭年青,名正言顺叫大哥,而李光昭看他一身配件,翡翠扳指,打簧金表,古月轩的鼻烟壶,晓得是个有钱的主儿,便不肯以大哥自居,礼尚来往,叫他一声‘五哥’。
“是,是,是。此事固然是小人的错误,思虑不周,请大人恕罪。”李光昭说道,“不过,小人也并不是……,除却云贵各省出山困难的木植以外,小人多年来行商四方,也结下很多同道友爱,此中不乏各国商贩,只要小人发一份手札,请该国贩子,从近运抵天津,届时,请大人派员,到天津点收就是。”
*********************************
“奉求了!”李光昭煞有介事地拱拱手,“代价不要紧,东西要好。”
等酒醉饭饱,文锡约了李光昭和他表兄,一起到家。重新煮茗叙话,巴颜和对李光昭的家世经历,仿佛颇感兴趣,断断续续地问起,李光昭还是之前的那套话,又成心偶然地,说是到京买了一多量‘花板’,已经启运,现在只等汉阳的信到,立即就走。话中模糊交代,资斧告绝,是因为买了花板,汉阳信到天然是汇银子来。
五百两银子回汉阳,川资很敷裕了,但李光昭喜在内心,却不肯暴露小家子气来。略一沉吟,缓缓答道:“也差未几了!幸亏来岁还要进京,想买点儿吉林人参、关东貂皮送人,都再说吧!”
这句话问坏了,李光昭的神采就象黄梅气候,层云堆积,阴黯无光,再下来就要打雷了!“对不起,对不起!”文锡深悔讲错,仓猝报歉,“我有这么个弊端,这两个字是句口头禅,一不谨慎就出来了。不相干,你别生我的气。”
“嗐!”李光昭带些抱怨地,“本来,文三哥你想补缺,如何早不跟我说?”
这一句话惹出了肃顺更大的狐疑:若说定为三年之期,能够使木植进京,时候上不能准予有这么多的迟延,李光昭就无需带木样来;既然带来木样,申明他早就筹算着,以和洋人购买木植,做报效之用!只不过,木植全数是他报效朝廷,花得都是他本身的银子,即便本身问讯,李光昭以此作答,也算不上错误——他本来就是木料贩子,随身照顾木料样本,有何不成?
“不是另有门路。你早跟我说了,我阿谁志愿报效木植的禀呈,添上你一个名字,就说此中有你多少,一起报效,外务府几位大人一欢畅,不就顿时替你补缺了吗?”说到这里,李光昭又跌脚嗟叹:“咳!真正错过机遇,你想想,惠而不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