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王陵书信表意愿[第2页/共2页]
共尉见状,不免有些惊奇,“父王,现在身处乱世,刘交本非临江之人,自是需另眼相看,乃常理也,还请父王莫要以貌取人,刘邦派其前来,定是利诱父王,莫要参与衡山郡之事,何况衡山郡被九江和临江包抄,心惧故而如此也!”
刚看完前两句,刘邦不觉嗤笑,“原觉得秦使者所谓多么大事,未曾想倒是王陵的帛书罢了,当真好笑,他本是商贩,却能位列三公九卿之位,秦君真是用人无度啊。”
刘邦并未回绝,“秦使所言有理,两国盟约,也该如此,本王马上命人写好帛书,送往南郑,使者稍后。”
“自诸郡狼籍之时,齐燕赵并起,难以御敌,然韩魏临江百越皆是小众,某曾在郡县,略知沛公策画,岂肯屈居于别人之下,借壁居住?”
就在三人商讨之时,腾公却领着秦使上殿,刘邦迟疑之时,随即表示两人上殿,“腾公,此乃秦国使者?”刘邦看着那人的使节说道。
本来刘邦就不想写信给秦君,没想到秦君早有这番筹算,既然如此,也该出兵,归正衡山郡不成久守,还是让了的好啊。
“不需太多,三万刑徒士卒,两千马队便可,临江阵势崎岖,可多佩弓箭手,先攻西陵,而后攻取江陵,一旦江陵城破,临江必得!”王陵豪气道。
“是啊,大王,共敖固然诚恳,但其季子眼神凌厉,非同普通,当速下决定,不然两郡易手,恐难再得啊!”刘交亦是催促道。
共敖对本身儿子如此无礼的表示甚是感慨,毕镇今后两郡诸多事件都要交给他,然推断民气未免有些卑鄙,如此难以得民气啊。
王陵略微抿口温茶,“两位可先点兵,某筹办将刘邦的帛书寄回咸阳,然后建议陛下呈给项羽。”
“自是能拜为九卿。”刘邦有些含蓄地说道。
秦使神采飘忽不定,沉吟半晌道:“启禀汉王,烦请写份帛书,容我交给王大人,此番口述,恐汉军讹诈。”
中间的秦使听罢,很有些不悦,遂辩驳道:“用人之事,唯才是得,公贵为汉王,如此浅近事理竟不知耶?况大人写此帛书,并非恭贺之事,还请汉王细看。”
刘交在旁,仓猝上前道:“秦之设法与吾等道合,可成此计也。”
“非吾这般口恶汉军,然究竟如此,还请汉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