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王陵书信表意愿[第1页/共2页]
刚看完前两句,刘邦不觉嗤笑,“原觉得秦使者所谓多么大事,未曾想倒是王陵的帛书罢了,当真好笑,他本是商贩,却能位列三公九卿之位,秦君真是用人无度啊。”
“秦军出兵临江,汉军出兵九江,以夏口为界,平分诸地,各自相安,岂不美哉,还请沛公三思,此等上策,遗之可贵。”
“还请父王包涵啊,儿臣所思所想皆是为了临江之地!”共尉还是辩驳道,但是共敖仿佛并不想理睬他,直接向着宫内走去。
刘交欢乐道:“启禀大王,万无一失,共敖为人热忱好客,然并无弘愿,守着两郡之地已然是最好之选,涓滴不想侵犯衡山郡。”
“如何?汉军竟然情愿与我军结合,别离攻取两郡?”章邯有些惊奇地说道。
秦使神采飘忽不定,沉吟半晌道:“启禀汉王,烦请写份帛书,容我交给王大人,此番口述,恐汉军讹诈。”
言罢,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张帛书,刘邦有些茫然地接过帛书,其言曰:“沛县友王陵拜见沛公,好久未见,甚是思念,今公为王,特临书贺之。”
“是啊,大王,共敖固然诚恳,但其季子眼神凌厉,非同普通,当速下决定,不然两郡易手,恐难再得啊!”刘交亦是催促道。
“汝且归去奉告王陵,汉军得知秦出兵,必会截断夏口,攻取九江。”刘邦略作思虑地说道。
且说刘交分开江陵直奔长沙,刘邦早就在城内等待多时,就怕共敖仗着两郡之地不给刘邦面子。
跟着刘邦的话音落下,殿内刹时沉寂了很多,萧何略作考虑,“也无妨,只要大王保住夏口便可,长江汗水交汇,纵使数万兵力,也难以攻破。”
“故现在有两郡之地,欲与汉军所得,还望沛公考虑清楚,赐与帛书,共敖身在临江,为人诚恳,然却不自知,当灭之。”
“自诸郡狼籍之时,齐燕赵并起,难以御敌,然韩魏临江百越皆是小众,某曾在郡县,略知沛公策画,岂肯屈居于别人之下,借壁居住?”
刘交在旁,仓猝上前道:“秦之设法与吾等道合,可成此计也。”
共敖对本身儿子如此无礼的表示甚是感慨,毕镇今后两郡诸多事件都要交给他,然推断民气未免有些卑鄙,如此难以得民气啊。
章邯有些茫然,“大人,西陵可不好攻打啊。”
“试想项羽见到刘邦与秦结合的帛书,感触如何?”
“此等乱世,如何容得下这类脾气之人,大王可先联络秦军,择日进军九江,待时秦军打击临江,从夏口截断共敖兵马,如此断翅之鸟,难以高飞!”
王陵略微抿口温茶,“两位可先点兵,某筹办将刘邦的帛书寄回咸阳,然后建议陛下呈给项羽。”
“行了,民气险恶与你无二!”共敖在前非常微怒地说道。
秦汉战略一拍即合,使者拿着汉王的帛书连夜赶回巴蜀,王陵早就预感到汉王刘邦会承诺此事,毕竟一个九江,比得上三个衡山郡。
刘邦并未回绝,“秦使所言有理,两国盟约,也该如此,本王马上命人写好帛书,送往南郑,使者稍后。”
本来刘邦就不想写信给秦君,没想到秦君早有这番筹算,既然如此,也该出兵,归正衡山郡不成久守,还是让了的好啊。
如此数语,使得沛公非常惊奇,“秦使,此等战略乃是何人所出?”
殿内的刘邦心神不宁,现现在屈居会稽楚帝之下,实在难成大事,然今掠地,未有禀告楚帝,当真是忽视甚多。
“启禀汉王,巴蜀汉中之地,皆是王大人卖力,故而此计亦是出自王大人之手,敢问汉王,此计可拜为九卿乎?”言语间略有讽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