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王陵书信表意愿[第1页/共2页]
“此等乱世,如何容得下这类脾气之人,大王可先联络秦军,择日进军九江,待时秦军打击临江,从夏口截断共敖兵马,如此断翅之鸟,难以高飞!”
秦汉战略一拍即合,使者拿着汉王的帛书连夜赶回巴蜀,王陵早就预感到汉王刘邦会承诺此事,毕竟一个九江,比得上三个衡山郡。
刘交欢乐道:“启禀大王,万无一失,共敖为人热忱好客,然并无弘愿,守着两郡之地已然是最好之选,涓滴不想侵犯衡山郡。”
王陵略微抿口温茶,“两位可先点兵,某筹办将刘邦的帛书寄回咸阳,然后建议陛下呈给项羽。”
“非吾这般口恶汉军,然究竟如此,还请汉王包涵。”
刚看完前两句,刘邦不觉嗤笑,“原觉得秦使者所谓多么大事,未曾想倒是王陵的帛书罢了,当真好笑,他本是商贩,却能位列三公九卿之位,秦君真是用人无度啊。”
刘邦有些沉吟不定,转而问向萧何道:“秦军占有临江,吾等占有九江,说来不错,然秦军势大,若直扑九江,为之何如?”
“如何?汉军竟然情愿与我军结合,别离攻取两郡?”章邯有些惊奇地说道。
跟着刘邦的话音落下,殿内刹时沉寂了很多,萧何略作考虑,“也无妨,只要大王保住夏口便可,长江汗水交汇,纵使数万兵力,也难以攻破。”
中间的秦使听罢,很有些不悦,遂辩驳道:“用人之事,唯才是得,公贵为汉王,如此浅近事理竟不知耶?况大人写此帛书,并非恭贺之事,还请汉王细看。”
共敖对本身儿子如此无礼的表示甚是感慨,毕镇今后两郡诸多事件都要交给他,然推断民气未免有些卑鄙,如此难以得民气啊。
“汝且归去奉告王陵,汉军得知秦出兵,必会截断夏口,攻取九江。”刘邦略作思虑地说道。
如此数语,使得沛公非常惊奇,“秦使,此等战略乃是何人所出?”
“是啊,大王,共敖固然诚恳,但其季子眼神凌厉,非同普通,当速下决定,不然两郡易手,恐难再得啊!”刘交亦是催促道。
“秦军出兵临江,汉军出兵九江,以夏口为界,平分诸地,各自相安,岂不美哉,还请沛公三思,此等上策,遗之可贵。”
“自诸郡狼籍之时,齐燕赵并起,难以御敌,然韩魏临江百越皆是小众,某曾在郡县,略知沛公策画,岂肯屈居于别人之下,借壁居住?”
“行了,民气险恶与你无二!”共敖在前非常微怒地说道。
“章将军请看。”王陵说着直接把刘邦的帛书递给了章邯。
刘邦很有些忸捏,又接着看道:“今秦楚疗养,天下万民之福分,然小国弱民,存之无用,今后恐为祸害,故而需先动手为强。”
“不需太多,三万刑徒士卒,两千马队便可,临江阵势崎岖,可多佩弓箭手,先攻西陵,而后攻取江陵,一旦江陵城破,临江必得!”王陵豪气道。
“这个必定没题目,不知何时出兵?”王离在旁亦是扣问道。
共尉见状,不免有些惊奇,“父王,现在身处乱世,刘交本非临江之人,自是需另眼相看,乃常理也,还请父王莫要以貌取人,刘邦派其前来,定是利诱父王,莫要参与衡山郡之事,何况衡山郡被九江和临江包抄,心惧故而如此也!”
本来刘邦就不想写信给秦君,没想到秦君早有这番筹算,既然如此,也该出兵,归正衡山郡不成久守,还是让了的好啊。
“自是能拜为九卿。”刘邦有些含蓄地说道。
城内,章邯王离各在一侧,王陵坐于首位,神采非常欢畅,“两位将军,今巴蜀可耕,然临江可渠,不如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