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担忧[第2页/共3页]
秦老先生已经倦极,吴少英恭送教员回了正屋,又向师母牛氏请了安。因有秦老先生禁止,牛氏也没能向吴少英探听到,他到底是为何事而来。他恭敬辞职出来,却看到秦含真又一次站在了东配房门口,透过门帘缝儿,在向他招手。
秦老先生出身都城永嘉侯府,是后妻所出的嫡子。他前头有一名原配所生的嫡长兄,恰是现在的承恩侯秦松。接下来行二的是一名庶出的兄长秦槐,早已亡故。再有一名原配所遗的嫡长女,就是当今圣上的原配嫡妻秦皇后了。
想到这里,秦老先生昂首看向吴少英:“如此说来,晋王佳耦是一心想要将亲生儿子奉上储君之位了?可现在晋王病重将亡,他的宗子却不肯回家看他一眼,也算是报应了吧?”
吴少英想了想,也感觉此时进城,怕是赶不上城门封闭了,便承诺下来。
秦老先生冷冷一笑:“既然晋王世子在京中滞留八年,有望入主东宫,想必投奔他的人也很多。难怪他能教唆得动宗室后辈,也难怪晋王妃有本领变更军中人士呢。如此说来,她在临县阿谁田庄……”
这就触及到另一场权势好处的争斗了。秦老先生也不想多说,只道:“天气不早了,明儿我要请你姨母、表兄、表嫂来家,不如你今晚就在家中过夜,明日一起说话。如有哪些内幕,是能流露给他们听的,你也可考虑一二。”
“恰是晋王府暗里养兵之所。”吴少英笑笑,“这里头,只怕不但仅是晋王妃的功绩,晋王本身也脱不了干系。除了临县那处田庄,另有另两处极大的庄子,都位于边城卫所四周,一处一样是晋王妃私产,另一处却记在侧妃名下,都是一样的用处,或是养兵,或是收养些孤儿教养,等大了就将他们安插到军中去,也有拉拢了军中将领,闲时到庄中去寻欢作乐,可掩人耳目。有晋王府的面子,这些人升迁也快得很,得了好处,便要回报王府了。这事儿晋王府已经做了有些年初,怕是在晋王世子上京之前,就有所行动。若不是近年各边镇将士常常轮换,只怕晋王妃能号令的还不止几百人呢。这可不是戋戋一个王妃能做到的。不过晋王现在人都死了,上头也不筹算究查罢了。”
秦老先生生母叶氏夫人嫁进侯府的时候,秦皇后年纪还很小,美满是继母扶养成人的。叶氏夫人道情暖和慈爱,待原配所遗嫡长女有如己出,母女俩非常密切。比拟之下,嫡宗子秦松因年事大些,在继母入府时,早已迁出外院居住,又有很多谨慎思,对这位继母就冷淡了很多。他不但对隔母的两位弟弟都有隔阂,就连对同母的胞妹秦皇后,也相称冷酷。秦皇后与弟弟秦柏――也就是秦老先生,年纪只差两岁,可算是一起长大的,是以比旁人都要亲厚。
秦老先生身处西北边城,对京中动静并不体味,偶尔向来往客商与门生处得知,太子的位置并没换人,仍然是秦皇后之子,三十年来都非常稳妥,也没传闻有别的皇子出世,他就放心了。至于太子体弱之类的传闻,他早就传闻过,但既然太子活到三十岁都安然无事,想必是没有大碍的。富朱紫家的子嗣,从小娇养些,体弱乃是常态,并没甚么要紧。秦老先生自个儿孩提时,也曾是体弱公子哥儿步队中的一员,厥后练了剑才好些。他那里晓得,太子的身材状况已经这么糟糕了呢?连子嗣都成了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