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内容和139章发颠倒,已经更改)[第2页/共3页]
按照朱慈烺这位大明好妹夫的阐发,现在摆在吴三桂面前的有上、中、下三策。
如果朱慈烺真的要再开东江镇,那么东虏恐怕又要跳脚了!
冯元飏点点头,不置可否。“遣使沈阳也无妨,东虏反正要出兵的......到时候闭了山海关,让他们绕着走就是了。”
田存直也道:“咱家是奉旨到山海关办事,现在也该归去处圣上复命了。”
朱慈烺给出的三策,不管上中下,都给了吴三桂国公的爵位和永镇一方的特权,能够说是诚意实足!不但实足,并且出价之高都到了头。不管大顺、大清,都不会给出再高的出价了——哪怕是汗青上的平西王吴三桂,所辖的云贵之地也不能和山西、山东、北京的地盘比啊!云贵地盘虽大,但是人丁希少,地盘瘠薄,夙来被当作蛮荒之地的。
“那就行中策吧,”冯元飏拈着髯毛,“现在是流寇和东虏相争,山海关这里有五万雄师,又有关山之险。想必虏贼两边都不会主动招惹关宁雄师的,静观应当是可行的。”
一门二国公再加一个皇后,可就赶上徐达的子孙了......
“有三两月还不敷吗?”冯元飏笑道,“东虏方面早就开端点集人马了吧?由沈阳绕过辽西山地,再由燕山破口而入,有一月时候就充足了。流贼这些日子在北京大肆拷掠逼饷,民气已失,毫不敢守城,只会在田野决斗。以是三个月内,京师必定会再次易手。到当时,东虏如果打不通山海关冲要,后路又遭到东江镇的威胁,说不定就会饱掠而去了。”
王永吉、田存直两人都用一种酸酸的目光瞅着吴三桂双手接过了朱慈烺的亲笔信。
吴三桂本了就挺大的眸子子现在都快赶上铜铃了!
吴三桂大眸子子转了又转,已经开端为自家的前程策画起来了。一门二国公一皇后的前程,大清那边是给不了的,李自成绩更别说了。以是投奔朱慈烺是第一,也是最天然的挑选。并且吴三桂本来就是朱家的臣子,跟朱慈烺混那是忠贞不二。如果投顺投清都是不值钱的贰臣!
吴三桂皱起眉头,“山海关这里有五万雄师,随军的家眷百姓数十万,吴某不能丢弃他们,只带仆人南下登莱......这上策,非不肯,而是不能也。”
吴三桂和王永吉、田存直二人相互互换了一下眼色,田存直道:“冯抚台,实不相瞒,这些日子山海关这边和朝廷隔断,也不晓得圣上、太子殿下是否出险。
他爸爸本来不是曹操,而是被一个曹操再世般的皇太子拉上贼船......不对,应当是龙舟了!
田存直问:“是否要送定王去大沽口?”
如果这太子真的和冯元飏说的一样短长,那大明朝岂不是复兴有望了?那么本身和老三将来都能混个国公吧?
如果北京还在大明朝廷手中,那吴三桂不会考虑另投明主,但现在大明已经失了一半天下了,另有一半......看着也难保全啊!
“那岂不是要惹毛东虏了?”
冯元飏还是不答腔,只是道:“山海关这里的状况太子殿下还是不大抵味,你们不如出小我,跟着老夫一同浮海南下,劈面去和太子殿下分辩吧。”
虎帐明天是不会去的......毕竟陈圆圆跟着冯元飏一块儿来了!吴三桂当然得去和才子相会。
别的,陈圆圆必然带来了吴襄的亲笔信,他得好都雅看,然后再和幕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