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进京[第2页/共2页]
柳氏的声音往上拔了三个高度,温婉才慢吞吞地撑起半倚在车厢转角的身子,蜷起腿坐直身子,一边还不忘用软软糯糯的声音朝端坐在侧的青衣妇人抱怨:“如许坐好累的,婉儿的腿都快断了,娘亲。”
柳氏一听这话,手蓦地一抖,锋利的针尖就一下子刺入了手指,排泄了红红的一点血星子。放动手中的绣活,回身扶着温娴的双肩,正色丁宁说:“娴儿,你要记着,从明天开端,你的生辰就是甲酉年十月。”
“娴儿记着了。”温娴和婉地点头应诺。
柳氏停动手中的绣活,不悦地抬眼看向一脸抱怨的小女儿:“你娴儿姐姐的腿怎的就没有断,你的腿莫非是豆腐做的?”
“不会的,母亲。”十二岁的温娴已经仿佛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了,见母亲为mm的事情担忧,便出言欣喜说。“婉儿年纪虽小,却也是晓得轻重的,这会儿不是因为没有外人,才略微偷下懒的么。在外人面前,婉儿可向来未曾失过礼。”
据温娴所说,mm是在书院被人嘲笑是野孩子,而跟人大打脱手,成果被失手推入了河中,溺了水,醒过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另一个温婉。温婉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同名同姓的启事,以是一时候产生了庞杂。但是她也没有归去的体例,就只能懵懵懂懂地做个小女孩,等候着某一天庞杂的时空扭正了,或许一觉醒来,就又回到了本身阿谁乱糟糟的小屋了。
柳氏转过目光,看向坐在中间又开端打哈欠的温婉,沉声说:“婉儿也记着。”
“婉儿,把身子坐直。”
提及此次进京的事,温婉就有一千个烦恼,一万个懊悔,刚穿过来那会儿,就碰上乡学的会试,温婉完整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被赶鸭子上架了。卷子发下来,却本来是让大师以平时所常见的两种东西,各写一首诗。
“晓得了,娘亲,姐姐的生日是十月。”温婉嘴上毫无异义地应着,心中无法地感慨着,不幸的妾室啊,连女儿的生辰都要让着别人。她记得蒲月初的时候刚给温娴庆贺过生辰,当时她还送了一条手工串起来的珠链做贺礼来着。
据她有限的所知,她现在的母亲,就是这位青衣妇人,姓柳,自取闺名含烟,出身农家,但却非常喜好读书。这个天下的教诲业非常发财,从里学、乡学,到州学、国粹,轨制非常完美,但是学费却相本地惊人,不是普通小农家庭能够负荷的。以是,固然女子也能够上学,但是因为经费的题目,柳氏终还是没法进入书院,平时只能靠东借一本书,西借一本来看。然后就像无数言情小说中归纳的故事一样,在一次借书的过程中,碰到了温婉她们姐妹俩的父亲,温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