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进京[第1页/共2页]
“晓得了,娘亲,姐姐的生日是十月。”温婉嘴上毫无异义地应着,心中无法地感慨着,不幸的妾室啊,连女儿的生辰都要让着别人。她记得蒲月初的时候刚给温娴庆贺过生辰,当时她还送了一条手工串起来的珠链做贺礼来着。
温婉解释了一番,那位先生便冲动地驰驱相告,一时候,通州红渠镇出了个神童这一风声便不胫而走。更有两位先生,直接联名保举她去京学上学。如许一来,温婉远在都城为官的父亲温向东也传闻了这一讯息,为传闻中的神童竟然是本身的女儿而高傲不己,破天荒地不顾温家人的反对,果断地接柳氏母女进京,同时安排温婉进京学读书,宣称必然要培养她考入国粹,让他的女儿,成为东望国有史以来第一名文心阁女学士。
柳氏转过目光,看向坐在中间又开端打哈欠的温婉,沉声说:“婉儿也记着。”
唉――温婉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感喟了,早晓得当时交白卷,或者干脆本身写两首打油诗就好了。本身方才适应通州的糊口,却又要进京,进入那小我口杂多,干系盘根错节的温氏世家,想起这事,她就一个头两个大。
据她有限的所知,她现在的母亲,就是这位青衣妇人,姓柳,自取闺名含烟,出身农家,但却非常喜好读书。这个天下的教诲业非常发财,从里学、乡学,到州学、国粹,轨制非常完美,但是学费却相本地惊人,不是普通小农家庭能够负荷的。以是,固然女子也能够上学,但是因为经费的题目,柳氏终还是没法进入书院,平时只能靠东借一本书,西借一本来看。然后就像无数言情小说中归纳的故事一样,在一次借书的过程中,碰到了温婉她们姐妹俩的父亲,温向东。
温向东出身王谢世家,当时只是个文阁学士,现任工部侍郎,官居四品,对于他来讲,柳含烟或许只是个斑斓的相逢,但她的知书达礼,和顺解意却也让他沉沦。以是固然鉴于家中早有出身王谢的老婆,十几年都绝口不提接她进京,但每年也都会抽个时候到通州看望她,另有两个敬爱的女儿。
柳氏停动手中的绣活,不悦地抬眼看向一脸抱怨的小女儿:“你娴儿姐姐的腿怎的就没有断,你的腿莫非是豆腐做的?”
柳氏蹙起两道淡淡的柳眉,叹声说:“那里另偶然候等她两年,这就要进京了,我真是担忧,婉儿这惫懒的模样,到时候怕是少不了会被老夫人、夫人惩罚。”
“是么。”青衣妇人从心底喟叹出了一声,低头心不在焉地绣了两针,终还是放心不下,昂首再次警告小女儿。“婉儿,你莫嫌母亲唠叨,进了京就不比在通州的时候,千万要谨言慎行。不管人前人后,有无旁人在场,都要温恭守礼,千万不要落了人话柄,拂了你父亲大人的面子。”
温婉闻言,转目望向端坐在母亲右手面的小人儿,皎好的面庞,洁白的肌肤,连低头刺绣的行动都跟青衣妇人像是一个模型印出来的。想到这位比本身年长三岁的姐姐,从上车到现在都一向是如许端坐着,一声累都未曾喊过,倒是时不时偷懒的本身在这里哼哼叽叽,不由有些理屈的憋憋嘴。
温娴听到母亲提起本身,训了mm,就插口说道:“母亲,婉儿年纪还小,还未曾风俗,过两年就好了。”
“娴儿晓得。”
温婉宿世是个自在职业者,直白点说,就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事情,就凭着中文系的功底写些杂文啊小说之类的投给杂志赚点小钱。固然生存保持得有些勉强,但是日子过得倒是相称舒畅,常常能够一觉睡到天然醒,乃至于,某一天,一觉醒来后,就发明本身成了一名名九岁的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