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丹心(二)[第1页/共3页]
作曈山东南边向的战事起首发作,并旋即胶着难舍难分,郭如克探得清军一边抵当着近万名御寨兵马的进犯,一边仍不足力清算集结在东南边向的后续军队。他大抵清楚,这支清军必以火器为重,在火器未曾安排安插安妥前,统统都难下定论。
土原上的清军重甲铁骑不敢再进,稍稍向左转移,想要遁藏缓慢冲杀来的大明马军,但是他们马蹄才动,伺服已久的明军二千鸟铳手从作曈山背阴面抓住机会转出,立于山脊,成半月状朝着喘气不决的重甲铁骑的侧翼与背后顺风猛射。硝烟腾空而起,与漫天黄沙交杂缠绕,作曈山一线清军血肉横飞,数面受敌,当即成片成片地倒了下去。
抢先十余门清军红夷大炮架设,展开炮击。冲驰着的明军御寨马军四周飞沙走石,扬沙如幕。薛抄全不在乎,马速有增无减。清军器炮狠恶,各种铳手也从各处被纠集着摆列射击,明军御寨马军虽多有死伤,但战马高高跃过不幸倒地袍泽们的尸身,意志果断。
很快,仓促布阵的清军前部火炮阵地就为明军御寨马军占据。清军从四周八法反冲明军,争夺阵地。薛抄纵横驰突,在层层簇簇的清军中堕入厮杀。他的身后,有更多的明军御寨兵士源源不断赶来声援,卷进漫漫无边的人海。一样是用血肉之躯修建起抵抗敌军的战线。当初被顺军操纵当作炮灰攻城让他们感到热诚与仇恨,现在为大明效力搅动管束清军的步地,他们却怀有种莫大的荣光与勇气。
果不其然,上千清军重甲铁骑冲进缓坡不久,就为狼藉密布的石棱土角逼迫没法持续直线提速,只能勒马徐行,绕行兜转。
当年浑河血战,力战不退的石砫兵与满洲八旗兵鏖斗,虽因团体战局影响终不免靠近全军毁灭,但亦杀敌数千人,由是获得大明朝廷“自奴酋发难,我兵率望风先逃,未闻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冽有活力”的极高评价。
“鞑子在北边堆积了马步军三四千,冲要作曈山。”
“鞑子想扰我,我便让北边成为鞑子有进难退、难以抽身的泥沼。”郭如克握拳暗想。
塘马急报,郭如克暗自点头。刚才已有军官就清军聚兵东南的行动建议郭如克放弃作曈山阵地,调剂布阵方向,但被郭如克回绝了。疆场之上,毫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清军不想受作曈山拖累,明军一样不能等闲舍弃上风。
已经改名高必正的高一功是这支马军的主将,而这些英勇恐惧的马军,便是当今大明最为精锐的铁骑。在山海关、在北京、在真定府,他们曾经失利,但是,他们也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再次证明本身,扬眉吐气、一雪前耻。
赵营鸟铳手、石砫白杆兵、顺军老营骁骑,他们或许曾为敌手相互攻伐厮杀、相视仇雠以命相搏,但是此时现在,他们的背后,都一样直立着一面绣有“明”字的旗号。
身披厚甲的薛抄只要脸部流露在外,但亦给红色绷带层层包裹,在枯燥的黄土黄沙中远了望去,仿佛一具干尸把握着战马。军中将士送给他“修罗将军”的外号,用以描述他的表面,更用以表述他一旦作战便自视如死尸的英勇气势。
清军重甲铁骑半数困在缓坡狼籍的石棱土角当中,半数尚在土原驰骋。高必正四千马军飓风般将之拦腰截断,后排清军步军见势,奔驰中仓促抬弓连射。气候虽说酷热,但那些扬刀策马着的明军马军还是在贴身铁甲以外包裹了厚厚的棉帽绵甲,设备非常精美,远非乱矢可退。高必合法机立断,分出千骑给副将党守素持续背冲清军重甲铁骑,本身则一马抢先,率众直扑清军轻甲步军。与此同时,缓坡高低旗号招摇,锣鼓齐鸣,放完三箭的石砫白杆兵们小阵接连大动,迫不及待主动杀奔困在石棱土角中没法提速且腹背受敌的清军重甲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