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塘(一)[第3页/共3页]
尚在打算,却听苏高照问道:“藤兄,大少主与你一道来浙吗?传闻他年初去平户探亲探母了,也该返来了。”
赵当世闻言暗自点头,自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庞心恭要去日本、朝鲜一带活动,正愁没有带路人,这个藤信亮既然有打算返国,那么比及了杭州举荐二人相见,正可搭上伙。
赵当世举杯笑道:“这几年战事频繁,赵某营中那里还分甚么大年小年,都一股脑过了,偶然乃至连除夕也没空过得。苏兄情深意重,体贴殷勤,赵某心中感激,千言万语无头相诉,都化在酒里,先干为敬!”
赵当世惊奇道:“我本谓两国相隔千里,来去甚艰,岂知如此便利!”
苏高照顾道:“赵大人好眼力,这位客人名唤菊池信亮,汉名藤信亮。家中世代奉养日本国平户蕃,藤兄名中的信字就是老藩主所赐。平户蕃与我郑家干系密切,有大宗买卖来往,藤兄每年都会来杭州府我山五商中清理账目、盘点囤货,这几日恰在嘉兴府办事,隔日也要回杭州。”
赵当世心中略有绝望,但一笑掩之,道:“嘉兴杭州一线之隔,眨眼便到。何况我等也想去杭州看看那驰名的西湖名胜呢。”说着与华清相视浅笑。
世人起家施礼,赵当世问道:“观这位兄台打扮,仿佛是日本国人。”
苏高照补一句道:“赵大人不在海上自不清楚,由宁波解缆去日本大多顺风顺水,反之顺风一定顺水。藤兄既是归去,倒不必那么焦急。”
苏高照点头道:“是郑爷宗子,单名一个森字,幼名福松,年十四。幼年随他母亲住在平户,颇得藩主大人宠遇。长大了些,郑爷便将他带在身边,久居在安平读书习武。传闻本年过了院试,取了生员资格,又因岁、科两试皆一等,成南安二十名廪膳生之一,很了不得。”
赵当世拥戴道:“此等小小年纪就成秀才,非才调横溢者不成。虎父无犬子,年青有为,令人叹绝。”旋即起杯,“来,苏兄,为庆郑家有此明日之星,我敬你一杯。”两人对饮浮白,顾视点头。
下了北固山,天气已暗,囿于时短,甘露寺、金山寺等闻名处皆得空去。自镇江府始,水路转为陆路。赵当世买了一辆马车给华清坐,用以减缓颠簸之碌。一行人走官道,路子镇江府丹阳、常州府武进、无锡、姑苏府长洲、吴江等地,一起南下,半晌不断。十仲春廿三祭灶节,便到了嘉兴府。当日苏高照在嘉兴府南湖湖心岛“小瀛洲”上的烟雨楼为赵当世等人设下大宴,庆贺小年,席上说道:“这小年,官家过廿三,百姓过廿四,水上者则廿五。我郑家起高傲海,郑公虽已为尊官,但不忘本,往年都是廿五相庆。今时分歧往昔,赵大人等是远来高朋,鄙人尽地主之谊,自要以大报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