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钱塘(一)[第1页/共3页]

一问一答,二人皆大笑。

藤信亮哈哈笑道:“郑爷富甲天下,莫非还要公家赐与炊事补助福松?”

赵当世举杯笑道:“这几年战事频繁,赵某营中那里还分甚么大年小年,都一股脑过了,偶然乃至连除夕也没空过得。苏兄情深意重,体贴殷勤,赵某心中感激,千言万语无头相诉,都化在酒里,先干为敬!”

苏高照转道:“不几日便是除夕。此次除夕,赵大人等就在杭州过,交给鄙人筹措便是。”

赵当世又是连连称谢,正说间,楼梯笃笃,一个矮壮男人快步登上楼来,四周张望。赵当世一眼就看到了他,其人虽着汉装,但皮肤黢黑,头顶一块剃得精光发亮,只留前额一撇以及脑后至颈的一片头发,另还扎了个高耸的短直辫,不类汉人。这时苏高照起家,将那男人迎上桌,笑着先容道:“各位,这位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苏高照与赵当世并马而行,道:“东南州县,以南京、姑苏、杭州为最,口皆百万人。而杭州井屋鳞次,炊火数十万家,生聚富强,冠绝浙闽。”

几杯温酒下肚,席间氛围活泼起来,聊不数句,苏高照内疚道:“鄙人方才问过,郑爷不在嘉兴,将直去杭州府。是以......恐怕还得劳赵大人多费些脚力。”

世人起家施礼,赵当世问道:“观这位兄台打扮,仿佛是日本国人。”

一宿睡足,一行人投城西北,旅游石头山、清冷寺。石头山不高,然峭立独绝,自据其险。登高望远,俯瞰江山城垣,方知“江左有变,必先恪守石头”之言不虚。山上有石头城,战国楚威王始筑,汉末诸葛亮曾跃马山上,观此山川阵势,叹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东吴孙权继以旧址为基,取山石复筑城,并倚之立大业。走新河至西水关,游赏心亭、白鹭亭、二水亭等,再向东去往钟楼、鼓楼等地,怡然闲适、非常舒畅。

赵当世听着,心下一动,立即扣问道:“大少主?”

苏高照笑道:”既不分南北,那便更不分海陆。赵大人善于铁马,此去杭州府,与称雄骇浪的郑公必能惺惺相惜。“

尚在打算,却听苏高照问道:“藤兄,大少主与你一道来浙吗?传闻他年初去平户探亲探母了,也该返来了。”

苏高照扬嘴笑道:“吴俗之奢,莫盛于苏杭之民。不耕寸土而口食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多少。游必画舫肩舆,珍羞良酝,歌舞而行。没来杭时,见条记中有书此笔墨,甚觉怪诞,待身临其境,方着名副实在,可谓奢矣。”同时眼露点点滑头,“这便是郑公设山五商总行在杭州的起因之一。”

“苏远洋,杭远洋,如此罢了。”

苏高照顾道:“赵大人好眼力,这位客人名唤菊池信亮,汉名藤信亮。家中世代奉养日本国平户蕃,藤兄名中的信字就是老藩主所赐。平户蕃与我郑家干系密切,有大宗买卖来往,藤兄每年都会来杭州府我山五商中清理账目、盘点囤货,这几日恰在嘉兴府办事,隔日也要回杭州。”

“老苏,来岁我藩里所需生丝、绵、硝石、硫黄的量,怕是要减个三四成。”藤信亮酒量很好,人也开朗,提及话来也没甚么避讳,郑家与平户蕃之间贸易的些许细节也在不经意间被他流暴露来,“幕府里有动静,过不久,平户红毛南蛮的买卖就做不成了。他们的买卖也许都得搬到长崎,哈哈,这一来货量可包管不了。”

苏高照照顾赵当世一行人,空出一日给他们。赵当世遂携众登北固山,凭栏北固亭,斟一杯酒,临风雄浑长咏辛弃疾那首闻名的《永遇乐》道:“千古江山,豪杰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夕阳草树,平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周文赫、邓龙野、满宁均自感慨,无不击节高歌,痛饮堕泪。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