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郧襄(一)[第1页/共3页]
“没用,卢镇国事总理标营游击,熊大人保命的家伙什,不会轻动。陈洪范刚折两将,方寸已乱,亦无战心,且他那二千五百昌平兵,大多新兵,我去看过,好些连弓都拉不稳,还是别太希冀。至于黎安民,部下不过五百人,都是襄阳府高低的充数的冗余旗兵,来了也不济事。”
“左良玉?”
“也不算白搭力量,起码他面前还是总理,且进襄阳这事,还得靠他。”
“可左良玉夙来娇纵,他来能帮上忙吗?”
赵当世笑笑道:“本传闻京营腐败,勇卫营算此中佼佼,听先生说来,也是矮子里选将军,短中取长了。”
话是这么说,但赵当世想想可知,变生俄然,熊文灿好梦破裂,定然惊骇非常,张献忠都起事几日了,他还像根木头般束手无策,并无一令下达各军。请赵营驰援,人还是陈洪范派来的,熊文灿之无能可见一斑。
“回贼趁我豫中兵亦赴京勤王之机,苛虐甚烈,马进忠虽降,但回贼残暴犹胜昔日,流窜光山、固始乃至麻城、黄安之间形同鬼怪。左帅、楚抚虽数败其众,但除恶难尽,这当口儿献贼复兴,被回贼晓得,鼓励奋发,势更难遏。左帅又不得不分兵两顾,移镇他处,豫中局势如何,真不好说了。”
王允成为右协营副将,高进库为右骁骑营参将,卢光祖为戎旗营游击,张一元为彝汉营参将,徐国栋为前锋营游击,这些都是左良玉麾下大将,兵力不俗,面对张献忠如许的劲敌,左良玉仍有保存,不由让赵当世生疑。
“请。”
“哦,左先生不提,我倒还真忘了。”这段日子重视力都在西营身上,赵当世却没顾上回营这一茬。自“混十万”马进忠在客岁底投顺朝廷,回营铁三角顿时崩溃,只剩“老回回”马守应与“革里眼”贺一龙互为奥援。
“你归去报给熊、陈二位大人,就说赵营为国效力矢志不渝,立即出兵!”
“可西营不定,楚北永无宁日。”
赵当世这时扬鞭朝西南边襄阳府城方向一指,道:“更进一步,进襄阳。”
“那我军接下来......”
侯大贵双手叉腰,望向泌水西岸,道:“那我们就如许干等着?”
“宁日?我现在并不需宁日,只要楚北一日不宁,我军就有机遇更进一步。”
“已知,左帅已亲率金声桓、张应元、罗岱、马应祥等部在来襄阳的路上了。”
“林大人也下落不明,但有人说在西营的辕门上见着了一具倒吊着的无头尸,尸身穿着似与林大人相仿。”
蒲月初五端五佳节,赵当世接到一封密信,信是由黑邦俊亲手呈递的。自那日听了赵当世的一席话,他便心一横改换门庭投顺了赵营,目前在庞劲明部下做事,卖力操纵昔日身份,暗中渗入西营打劫谍报。西营中,有他一名好友充当暗桩,与他互通动静。至于那暗桩详细身份是谁,在黑邦俊的哀告下,赵当世与庞劲明便不诘问,口头或函件中只以“王将军”代称。
那人如闻天音,顿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称道起了赵当世仁义无双,喜颠颠地去了。
“左良玉若能帮手,张献忠亦不敷虑。”
“陈帅这两日都与熊大人在一起,要大人进兵,想也是熊大人的主张。”
信是那王将军写的,心中明言,蒲月初四,张献忠就已经派马元利围下了谷城县县衙署,知县阮之钿死在乱兵中,同时强行收缴府库金银、开狱放人。如此可见,西营之叛终究还是产生了。
“谷城、襄阳目前甚么环境?”赵当世问那人道。
“怨不痛恨我不晓得,总之他不肯我军入城的态度很果断。据陈洪范说,他在熊大人面前直斥我是董卓,力劝熊大人不要引狼入室。襄王出面替我发言,也被他以‘藩王干政’为由,上报到朝廷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