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女帝师一(65)[第1页/共4页]
【第四十四节 生有处所】
我又道:“格物致知,为我所用。火器便是如此。”
史易珠道:“易珠统统,唯有锦帛金银之类的俗物。但是易珠深知,大人不爱这些,是以命人在外求了两件古画,大人留着赏玩吧。”
我一惊:“这是朝政,史女人怎可随便言说?”
我端起火腿鲜笋汤来呷了一口,鲜甜适口直沁亲信:“这也平常。莫非有甚么变故?”
我一惊。从凌晨到中午,皇后一贯政事繁忙,却留她在玉华殿整整两三个时候。皇后竟然如许喜好史易珠么?
我笑道:“书廒的藏书,多触及天文历法、医卜数术,更有很多炼制兵器和研制火器的书。别的倒还罢了,只是昔日开平郡主周澶关于火器的手稿和陛下少年时的条记最为可贵。臣女既有幸见地,怎能不好生研读。”
史易珠屈膝施礼:“民女史易珠,拜见女校大人。大人万福。”
史易珠道:“太后爱好静养,易珠不敢打搅。夙起已去参拜过皇后,也是刚从玉华殿出来的。”
我想起三年前高旸来修德门接我出宫时,就带了王府一个被贬黜的姬妾宋氏做上车的肉凳子。若说他上了性子,将父王的姬妾踢入池中,想来倒也不虚。如许没法无天,也唯有他了。我不觉一笑:“如许的秘事姑姑是如何晓得的?”
这一夜梦境流转,蓦地展开双目,统统的形形色色如风卷扬尘,都在九霄云外了。还是倦怠,因而翻了个身还是合上眼睛。芳馨来叫了几次,我只是恹恹的不想起家。芳馨无法,只得自去梳洗。求而不得的煎熬吞噬了整副身心。自从我晓得信王和熙平长公主也会来景园,我就日日盼着他们早些来,盼着父亲、母亲和玉枢,也——不,清楚是更盼着高旸能来。
玉华殿在金沙池西北岸的山坡上,北临汴河,东面金沙池。长长的石阶伸向湖中,连接着一只石舫。罗公公引我进了石舫,但见皇后正落拓地躺在竹椅上,合目小憩。船头有一名白衣少女正在操琴,琴声琤琮有情,如春水不断。
皇后如有所思:“有理。只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119],这些诗词读上去很有情致。经你如许一说,也都有趣了。”
我笑道:“信王世子违逆不孝,又关熙平长公主何事?”
史易珠道:“多谢大人。易珠还未恭贺大人荣升之喜。”说罢端端方正行了一礼,又道:“过两天易珠便命人将贺礼送入玉梨苑。”
史易珠浅笑道:“皇后命我做松阳县主的侍读,也是明天赋住进景园的。听闻朱大人每天去书廒,特地在此专候,向大人问安。”
史易珠有天生的好色彩,眉不画而翠,粉不施而白,两颊的红润如白釉中透出的一抹淡淡钧红,令天下女子欣羡不已。和顺一笑,酒涡微现,更增娇态。“多年不见朱大人,朱大人可还好么?”
我悬着的一颗心顿时放了下来。熙平长公主一贯心疼高旸,视如亲子,多年来悉心教诲,高旸方能文武全才。何况高旸一出世便做了世子,至今十八年,职位安定,牢不成破。之前那么多妾侍都曾生子,林妃和高旸却从未放在眼内,现在有甚么来由要去害一个新纳的妾侍?先前高旸打伤皇后的长姐舞阳君之子吴省德,因为是正大光亮的比武,又立了存亡状,皇后不好降罪于他。这出苦肉计,当是为了安抚舞阳君和皇后。至于信王和熙平长公主之间,不过是经心编排的兄妹相争的戏码罢了。
皇后上一次宣我去御书房读赋已经是近一个月之前的事了,中间除了朔望两日,我向来没有主动来玉华殿向皇后存候。我赶紧站起来屈膝告罪:“玉机无礼,请娘娘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