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女帝师一(63)[第3页/共4页]
芳馨脸一红:“是。殿下早慧,想必也能晓得。”
皇后浅笑道:“这天下向来不缺仕进之人。”说罢命穆仙交给我一册《司马相如集》,“本宫有些累了,你来为本宫读司马相如的《大人赋》。”
慎嫔重又低头挑着中衣上的线头,漫不经心道:“我们这位皇后天然是忠孝分身了。这边安抚太后,那边已经派说客去了牢里。昌平郡王固然不认错,好歹也肯申明一下,他只是看上了金辇上镶的金雕,正要凿下来,至于辇么,天然是要烧掉的。难为她想了这么个主张出来,也可算两不获咎了。”
皇后欣喜道:“你很善解人意。”
高曜奇道:“这是几时的事情?如何从没听玉机姐姐说过?”
“微臣觉得,关中既已安定,何不向夏人买良马和种马?”
芳馨与李氏出去奉茶,见高曜和我如平常普通并肩说话,顿时松一口气。我笑道:“长平之战约莫四十年后,秦国便一统天下了。以是赵受不受上党本就无关紧急,因为秦赵之间,必有一战,即便不在长平,也毫不会远。”
“启禀皇后,还缺两千零五十一匹良马、一万多匹中马。”
“做人娘亲”?我笑容一滞。
“掖庭属乔右丞私行用刑,自发有愧,已上表去官,本宫也允了。”
我笑道:“前些日子在文澜阁,偶然中看到两个供奉官在誊抄起居注。现在昌平郡王在京中也有十几日了,不知事情究竟如何了?”
高曜道:“前几天孤看到长平之战,因而问刘大人,赵国究竟应不该该接管韩国让出的上党郡。刘大人说长平之战惨败,足证赵国不当贪无端小利。这话听起来并不错,但是孤只感觉,赵收上党不对,不收仿佛也不对,究竟如何,孤也说不清楚了。还是要就教姐姐。”
内侍应了,轻手重脚地走出御书房。见我在书房门口端立等待,顿时一愣,但是也顾不得施礼,便掉头出了仪元殿。本来恰是前些日子因向我讨赏银而被杖责的小罗。接着一个朱服犀带的中年男人躬身退了出来。背上早已汗湿了一大片,又结了好些白霜。他舔了舔枯燥的双唇,举袖拭汗,一溜烟地出了仪元殿,竟然没有看到我。
皇后轻叹道:“悲世俗之迫隘,朅轻举而远游。乘虚无而上遐,超无有而独存。当真是神仙呢。”忽见她神情有几分迷离,“依你看,是做神仙好,还是坐在这把椅子上好呢?”
高曜拍案道:“是是。孤总感觉模恍惚糊的想不明白,本来是如许!孤今后还是来永和宫读书好了!”
我一哂:“姑姑问得好。传闻刘大人的母亲是太后的远房亲戚,皇后也对她的诗作大加赞美。既将我调离长宁宫,又表示我选一个偶然政史的女巡进宫,不是很好么?这是清楚公心,不是私心。”
穆仙走出来请我出来。只见皇后正在饮茶,雾气散去,暴露一张妆容精美的面孔。昔日清澈果断的目光,蓦地多了几分烦躁和怠倦。踏实的脂粉下,曾经光亮饱满的肌肤多了几道细纹。整张脸透着青白不定的玉光,又似暗夜里被星光照亮的流云。明昧之间,阴化为阳,有权欲的火种长生不灭。
能分开居住了三年的皇城,去往城外的园林小住几个月,我甚是欢乐。一想到母亲和玉枢或许会跟着熙平长公主和柔桑县主一道去景园,还会晤到信王世子高旸,更是无事不对劲。
高曜稍稍豁然。我又道:“还记得臣女当日分开长宁宫时叮嘱过殿下的三件事么?”
第二天是蒲月十五,按例要向太后和皇后存候。在济慈宫里,太后一时欢畅,便发起去汴城西北面的景园消夏。我早听芳馨说过,景园是个风景秀美的大园子。太祖即位之初,在景园中住了好些年才回宫。皇后也同意,并发起请睿平郡王高思诚和昌平公高思谊也携家眷去景园小住几日。太后听闻更是欣喜,又道:“只是也不能萧瑟了信王和熙平。都一起去景园乐几日,可贵都在京中,要多多相聚才好。”世人听闻都很欢乐,事情就如许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