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帝师一(4)[第2页/共5页]
她樱口微张:“姐姐这身气度,并不似仆人厮养之人。”
于锦素笑道:“小妹贱名,恰是此中‘锦素’二字。敢问姐姐的闺名但是《黄帝内经》中《玉机真藏论》中的玉机二字?”
我行了一礼:“多谢大人提点。”又向王大娘告别,“天气已晚,大娘快归去复命吧。”
锦素点头道:“订婚王是我朝第一任神机营都统,于火器、剑术都精研精通,传闻文武双全,只可惜英年早逝。贵妃自幼读书,九岁便开端理家,不但深得太后疼惜,更加北燕天子收为义女,三封而为剑平公主。若论出身,本朝贵戚之女无出其右;若论聪明才具,只看她多年来圣宠不衰,便可见一斑。”
我愈听愈奇:“既然如许好,如何没做皇……”惊觉讲错,赶紧开口。
听她如许恭敬地回话,我不觉一怔:“大娘何必如许客气。我并不是甚么女人。”
步辇向左一转,停在一座院落之前。抬眼一看,牌匾上以端方隶誊写着“延襄宫”三个大字。间架严整方直,笔锋劲中带柔。向左望,便是天子高思谚所居的定乾宫的东侧门。
于锦素行了一礼,说道:“识得姐姐,是小妹之幸。但愿我与姐姐能一道当选,今后相互照顾。”
皇后爱紫,熙平长公主便命我着紫衫入宫,其企图再较着不过。只听芳馨又道:“皇后见到女人这身衣裳必然喜好。”
于锦素眉眼低垂,悄悄道:“这里除了你我,都是公侯蜜斯,mm不敢期望能选上女官。”
她举眸,目光中隐有克意:“姐姐说得是,mm不该自伤。”又笑问,“小妹是六月初六出世的,不知姐姐的生辰是——”
锦素点头道:“只要新年的时候,贵妃才召我去问问功课。若说常见娘娘的,外臣里,只要禁军神机营统领邢将军的令媛,她是贵妃的入门弟子,跟着贵妃学习剑术。”
转过大禹治水浮雕照壁,芳馨扶我走进一处非常宽广的院落。主殿坐落在约丈许高的石台上,甚是深阔。两侧配殿略低,但也筑于十来级石阶之上。墙角立了几只贮满水的影青釉大瓷缸子,正中一棵大槐树有车轮粗细,已斜斜倾倒,用石柱支撑。槐树四周以空心白瓷砖围住,落日下莹莹如玉。枝叶横逸在东配殿上,郁郁葱葱。树下一张石桌、数只石墩。
我不由绝望:“本来贵妃是武将以后。”
李瑞道:“女人有所不知,这第八位女人是自幼长在宫中的,是以并不从下官这道门进宫。”说罢翻开轿帘。我上了轿,李瑞送我去内宫北门。
我笑道:“这树如此衰老,依它而建起的宫室必得有巍巍雄浑的气度才行。”
玄武门正缓缓合拢。落日如灼,高墙镀了一层赤色,于都丽当中,更显苦楚。帝王之家,高处不堪寒;皇位之路,以白骨铺就。
从长公主府到皇城,只是换了一个更大的樊笼。但是即便两处都是樊笼,世人还是会神驰更大更高的那座。我悄悄叹了口气道:“王大娘言重了。”
王大娘道:“是。女人统统谨慎。”
我欠身道:“还未就教贵姓大名?”
马车于傍晚时分到了修德门,王大娘扶我下车。门官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一身青色圆领袍。见我下车,一面打量我的装束,一面堆下笑来:“这位必是熙平长公主府的朱女人吧?快请进,其他六位女人都到了。”但是见我只要王大娘一人伴随,又道,“奇特,别的女人都带着丫头,如何女人你……看来女人只能单独入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