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女帝师五(35)[第1页/共4页]
易珠深深看了我一眼:“姐姐……仿佛晓得这李万通要说甚么似的。”
施哲微微苦笑:“其实在下早就想将弑君的本相公之于众了。即便没有昌王兵谏的上书,只要证据确实,信王为抛清弑君的怀疑,也必得杀掉高淳郡公。若早一些,或许还能救下邢陆两家数十口人的性命。”说着目中现出极其痛苦与自责的神采,“好过现在,冤魂满城,人头各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我本觉得我会肉痛,抚一抚左胸,掌心并无一丝搏动,胸中早已空无一物:“大人所言甚是。昔日司马昭杀成济,朱温杀氏叔琮[83],将天子困于股掌之上,尚且害怕弑君之名,何况信王。没有昌王兵谏,朱云多数也活不成。既如此,大报酬何不早些行事?”施哲并非没有听出我的讽刺之意,却无一丝愠怒,只缓缓道:“因为君侯一再叮咛,鄙人不敢误事,以是哑忍不发。实在昌王也可早些上书,延至本日才发作,想必也是因为君侯的原因。不然,昌王如何能晓得皇太后与高淳郡公的秘事,上书逼迫信王废杀太后?”
我心中一动,浅笑道:“这利钱肯不肯给,要mm说了我才晓得。”
苦心孤诣?说得甚好。我亦起家行礼:“大人言重。玉机的这点用心,全赖大人成全。”
我抿一口茶:“百姓整日为生存奔波,没有奇闻逸闻,何故消遣?”
易珠把玩着脑后的发带,笑道:“这李万通平话我也听过几次。如果爆人弊端,老是饰辞前朝,或改名换姓,或改易官爵,总要给人留些颜面,也给本身留条活路。似这般不加粉饰,还是头一次。”
我笑道:“因为若早了,一来皇宗子没有出世,如果兄终弟及,如何能让信王掌权?更不成能禅位于信王。二来太皇太后若活着,即便皇宗子即位,也轮不到皇太后代上行禅让之事。需等这平生一死,方能成事。”
施哲忙起家行一礼,道:“当当时,昌王若回京,只怕连同睿王一门也会被一网打尽。君侯重伤之余,当机立断,不但查明真凶,更布下坎阱。‘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84],君侯苦心孤诣,鄙人敬佩之至。反倒是鄙人,困守中枢,一筹莫展,实是无用之极。施哲愧对太宗,愧对先帝。”
我叹道:“不管何事,都要挑合宜的机会。特别是处在暗中的人。”顿一顿,又道,“论起机会,我们也该去青州了。”
我本觉得易珠会派亲信家人在岸上策应我,不想她亲身出城来。易珠一改常日的盛装华服,只穿了一件青灰色布衣,以清闲巾裹髻,愈发显得肌肤洁白,风韵卓荦。我亦改扮作男装,青衫磊落,与她遥遥照应。易珠轻摇折扇,东风动发:“姐姐特地让我来此,就是为了坐我的车回京?这般掩人耳目,倒是为何?”
“掉脑袋?”银杏呆了半晌,忍不住问道,“实在施大人说得有理,女人若早一些揭露公子,邢陆两产业不会灭族才是。”
【第二十五节 入幕萧郎】
咸平十七年的夏季,我便是坐在这里,听李万通说高旸在桂阳任上屠灭蓝山城、与妙尼智妃相恋生子的故事。八年前的启春,以“悍妻”自居,肆无顾忌地嘲弄本身幼年时的真情。转头看,都是黑暗中的摸索与磨炼,帷幕拉开,有豁然明朗的欣喜和慨然。阳光贯穿全部西市,整条街漫漫散射着晨光,充满了暖和明丽的繁华气味。三三两两的人影浸泡了春光,似悠然得意的鱼,相遇又相忘于江湖。
劈面茶肆旁坐了上百人,围着空荡荡的一副桌椅,像朝觐般虔诚。“自七八年前便是如此了,哪一次不赚个盆满钵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