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女帝师五(19)[第3页/共4页]
高曜道:“依你看,究竟谁可坐这个司政之位?”
我忙道:“微臣久不在朝中,对朝臣们知之甚少,拜相如许的大事,微臣不敢擅言。”
我一怔,随即恍然:“陛下是说——”
我笑道:“我没有能够保举的人选。即便有,也不能胡胡说。倒是如许一来,修平君俄然要去荆州,今后竟不得相见了。”
高曜忙道:“你别多心,朕并无此意。朕晓得毫不成能是你。当年于氏侵犯母后,若换了别的罪行,以你的心性,怎会与她断交?又怎会晤死不救?”
午后,高曜在畴前的寝室当中小睡半晌,起家后便一向在粗陋的书房中盘桓。书房中放了几套发黄的竹案竹椅,挂着先圣孔子的像。高曜指着上首最大的一张书案道:“这里是夫子坐的处所。”又指着右手第一张小书案,“当年朕就是在这里读书的,从这扇窗望出去,就能瞥见母后的陵寝。”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窗中现出明楼一角,被西斜的日光照得惨白。倘若没有明楼,确是能瞥见裘后的墓。高曜又指着劈面的两张小书桌,“修平君当年便是坐在那边,芸儿坐在那边。”修平君便是刘离离,出宫后嫁与秘书郎宇文君山,高曜即位后得封。五年前我在谨身殿的宫宴上,还曾与宇文君山有过一面之缘。
我奇道:“荆州?”
高曜叹道:“正因你久不在朝中,说出来的话才算公允。这些年文臣拉帮结派,武将推委耍赖,整日你弹我我弹你,不得安宁,远不如父皇当年南征北战之时同心了。当年父皇随便汲引一其中书舍人到相位,也安宁了这么几年,到了朕的手中,竟挑不出一个魁首群臣的人物。当真是朕无能了。”
世人都觉得苏燕燕是陆皇后的宫女,殊不知,她口舌中攥着的是熙平的催命符。想来高曜已起了狐疑。才这么几年,那些奥妙就掩蔽不住了么?转念一想,他与柔桑朝夕相处,倘若柔桑不谨慎暴露马脚,以高曜的聪明,怎能毫无发觉?我佯为惊奇:“陛下何出此言?”
下了明楼,高曜单独一人在当年手植的桐树下坐了好久,谁也不晓得他对裘后说了些甚么。方台边散落着高曜守陵时所居住的几间小屋,还保持着茅茨土阶的模样。少府几次发起扩建成行宫,高曜都没有同意。
高曜道:“你错了。吴珦并非致仕,而是入京。”
宇文君山自入仕便一向在京中为官,加上面貌漂亮不凡,又娶了天子曾经的侍读女官,数年间便从秘书郎做到了秘书省少监,掌经籍图书、国史实录等事。现在俄然外放,实在不测。我笑道:“微臣记得吴珦已年过古稀,以多数督府长史致仕,也算美满。”
我浅笑道:“宇文大人一向在京中仕进,也该出京了。荆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是最最要紧的地界,以是才不设州府而设多数督府。宇文大人一出京便去那边,也是重用之意了。何况本日荆州多数督长史可直升为宰相,来日于宇文大人,又有何不成?”
我又道:“微臣罪该万死。”
银杏奇道:“这是为何?修平君不是与女人交好么?”我懒怠答复。银杏想了想,恍然大悟,“奴婢明白了,修平君是怕女人去寻宇文大人的不是,写密折奉告陛下去。”
我更奇:“入京?不知陛下欲授何位?”
小简呈上素帕,高曜拭去泪痕,将帕子藏在袖中。小简会心,向银杏使个眼色,二人忙带着世人退下明楼。高曜扶碑平复半晌,回身问道:“有一件事朕想问你,望你照实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