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94章 女帝师五(19)[第1页/共4页]

高曜笑道:“你可晓得白司政派人去洛阳私放女囚花氏的事?”

是呢。五年前,我也曾整日坐在龙案旁,手握朱笔,宵衣旰食。多少人欲罢不能的大权,便如许被我悄悄放下。我深知,当年我如有一丝恋栈权势,必不会有本日的女帝师朱玉机,高曜也必然不会再让我入御书房。所谓“谦尊而光,卑而不成逾,君子之终也”[46]。

高曜笑道:“谈笑罢了。朕晓得,你的心早已不在宫中。朕若不召你入宫,你约莫连婉太妃也懒怠去瞧。”

我听了不觉好笑:“萧太傅的话天然有分量。”

俄然得知能够立即出京,连去信王府看望启春的心都淡了。连日对付母亲和朱云,又让我不堪重负。幸而母亲一心都在方才出世的侄儿身上,向我抱怨哭诉了几次,便也无可何如了。

高曜点头道:“不错。当年母后初废之时,赖你开导,早已摒弃轻生之念。偶然候朕会想,母后或许本不想自缢,会不会有人在她心上推了一把?”

我更奇:“入京?不知陛下欲授何位?”

想是我的口气过分短促与生硬,高曜投向我的目光中很有疑色。他怔了一怔,欲言又止,千万重狐疑化作一道似有若无的感喟,像傍晚中迟缓沉重的宫门渐渐合起:“朕闲来猜想罢了。不必当真。”

高曜只说对了一半。倘若当真是锦素逼死了裘后,即便断交,我也会极力保全她的性命。可惜究竟并非如此。高思谚和施哲火急需求查出本相,而我则需求有人代熙平去死,以尽快停歇风波。锦素便是如许被我放弃的。

我淡然一笑:“青州村语,陛下曾记否?”

咸平十九年仲春初二夜,弥河边的村屋当中,笑谈随弥河水倾入渤海,“远有唐太宗废杀太子建成,近有废骁王起兵谋反之事。殿下的弟弟们,都还小呢。”唐太宗李世民与废骁王高思谏都曾在玄武门起事,如果高晔或高晅即位,只怕朝中又要经历一次“玄武门之变”了。

高曜带着胜者的宽和与兴趣问道:“如何难以预感?”

高曜笑道:“你在京中,不入朝不嫁人也就罢了,还整日被聒噪,不得安宁。如此煎熬,朕瞧着不忍。母后生前最心疼你,定然也不忍令你难过。归正太皇太后的丧期已过,本日随朕拜祭过母后,便大可随心所欲,爱去那里便去那里。”

高曜叹道:“前人云:‘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假之累,朋党则有相互之患。’[48]看似微不敷道,实在亡国之道便在此中,朕怎能不急?小时候你便是如许教朕的,还记得么?”

思幽裘皇后的陵墓几经扩建,已颇具范围。向前耽误了神道,向后隆起了背景。神道两旁列举石像,墓前建起了方台明楼。銮驾在陵寝正门落地,高曜步行进园。穿过碑亭、摆布朝房、承恩门、东西配殿,来到规制宏伟的承恩殿。在承恩殿昌大拜祭一番,这才来到明楼之下。明楼中树一座丈许高的石碑,上书“武思幽皇后之陵”。

我心中感激,含泪深深拜倒:“微臣伸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高曜叹道:“恕你无罪。”说罢怔了一怔,似下了大决计普通,又道,“若你实在不肯留在京中,便自行离京吧。”

宇文君山自入仕便一向在京中为官,加上面貌漂亮不凡,又娶了天子曾经的侍读女官,数年间便从秘书郎做到了秘书省少监,掌经籍图书、国史实录等事。现在俄然外放,实在不测。我笑道:“微臣记得吴珦已年过古稀,以多数督府长史致仕,也算美满。”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